“好,你是不是今天還有沒做的事”是的,如果不提醒的話,方糖是從來不會主動跟枝念提起雨點的,所以沒有等的必要,隻能直截了當的開啟了引導模式。
“什麼事”方糖也有點一頭霧水。
“掃墓啊”是的,既然今天是清明節,那具體的做什麼每一個國人都知道吧。枝念有點生氣的同時,更多的是失望吧。
“你這是又去湖邊了麼”
“給我帶三枝花+蛋糕”這句話像是命令一般。枝念知道,這句話在今天,方糖是無法拒絕的,很明顯,回複的很快“哎,好吧”
又是唉聲歎氣,肯定是不情願呀。“如果不想來,頭疼的話就在家吧。你這個哎是幾個意思”對於這樣的回複,枝念很生氣。難道自己的孩子來祭奠一下,來陪陪她們一會兒,反而是感覺自己在打擾了。或許不能感同身受,但在某一點,枝念也是更加確定了一點,雨點並不是方糖的中心,而他不喜歡她們,隻會覺得雨點就是枝念情緒的籌碼而已,而自己隻能無能無力吧。
“來的路上了。”
枝念在湖邊靜靜的看著平靜的湖麵,靜靜的看著遠處,靜靜的看著天空,彷佛看到了兩個可愛的寶寶在向她們招手,隻知道眼淚控製不住的流了下來,隻知道自己的內心揪著一般的難受。那種失去了無能無力,還有失去過後的痛徹心扉,更多的是,為了方糖,僅僅是為了不讓方糖身敗名裂,不讓他的家散去,而失去自己寶貴的兩個寶寶,而讓自己的這幾年很累,很無力。感受到了背後有人,枝念知道,是方糖到了,倆人沒有說話,靜靜的呆了一會。
“走吧”方糖出聲了。
“恩”枝念很乖的聽了他的話。
為什麼這麼配合呢。那又是一場撕心裂肺的懷念。那一年,枝念帶著花來到湖邊陪雨點,給雨點放荷燈,即使飄的很遠很遠,還是不願離開,旁邊的方糖不斷的看著手表上的時間。或許是感覺到天黑了,不停的催促著枝念。一遍沒有回應,第二遍沒有,第三遍催促的時候,枝念爆發了:“我難道就不能陪自己的孩子在多一點時間麼,為什麼要一直一直的催我,你有家,而我隻有雨點。為什麼這樣的日子你都不能讓我陪她們呢。我隻想安安靜靜地陪她倆,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她們都不在了,你還要一個勁的催我呢。是的,那時的爆發讓枝念跟方糖的感情陷入了危機。一個無能為力,一個情緒失控。後麵的後麵,也是枝念一個人撫平了這段。所以後來,她答應雨點,不去計較,不去計較。就像現在,方糖要她離開湖邊,她很聽話的答應了。沒有去宣泄什麼,即使內心有多麼的不舍得,還是在心中跟雨點說著抱歉:”下次媽媽單獨到湖邊來陪陪你們。你們不要怪爸爸,他有他自己的家,還有家裏要照顧的人。而媽媽隻有你們倆,放心,永遠愛你們。
是的,不計較。不爭吵。很多時候,枝念已經吵不動了,或者,吵了很多次,都沒有改變,那唯一能延續感情的,永遠都是深愛的一方,願意改變自己。哪怕是把所有的不甘心,所以的難受咽在肚子裏而已。
回到車裏。枝念靜靜的抱了方糖好久。沒有說話,也沒有爭吵,更多的是平靜。在平靜中,在抱抱中,枝念在哄著自己。
“感覺好點了嗎”方糖依然是簡簡單單的問候
“恩恩,抱抱親親好很多呀,還要還要舉高高”枝念隻能用開玩笑的話來緩解這場尷尬的感情狀態。不要吵架了,擺脫枝念,你一定要忍住,不要在吵架了,不要計較,不要計較。不要計較。枝念魔怔一樣的告訴自己,而方糖,也在理所應當的接受著這個變乖的小傻子。
好累,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