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1 / 2)

四月春風拂山崗,吹紅了桃花,吹綠了柳芽。

銀魚緞帶似的小溪從村口流過,不明來處,不知歸途。

“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桃源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桃花節。

村口特意辟出來的停車場停滿了不同地區牌照的私家車,城裏人周末踏青看桃花,都不想錯過桃花節開幕式。

停車場不遠處紅綢白瓦搭起的舞台熱鬧非常,舞台一側的鑼鼓隊紅衣紅帽鑼鼓敲得震天響,另一側的秧歌隊紅扇高蹺踏著鼓點激情飛揚,五隻舞獅被遊客簇擁在舞台前側拍照留念。

九點鍾,村長、村支書帶隊在村口把縣委書記迎到了舞台正中,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過後,桃源村為期一個月的桃花節正式拉開序幕。

城裏小孩兒看新鮮,村裏小孩兒湊熱鬧,嘻哈打鬧著在人群中穿梭。

村大隊會議室裏,種桃大戶身披紅帶滿麵春風的接受縣委書記的親切慰問。幾年間,桃源村抓住旅遊熱潮時機,深挖旅遊內潛力,打造了遠近聞名的桃花節,成為縣裏乃至全市的旅遊發展模範村。

小孩子對會議室裏的熱烈討論不感興趣,隻惦記著小吃街上的桃花酥和棒棒糖。米淘接過身披紅帶的爺爺給的十元錢,興高采烈的朝著小吃街的方向跑去。

村裏小孩兒散養,不用大人看著,村裏人心齊不怕孩子出危險。

春風拂麵,裹著淡淡桃花香,米淘跑得快,瓷釉般白淨的小臉上飛霞一片,比那桃花還豔。桃花酥是村食品廠生產的當地特產,隻桃花盛開的這一段時間才有,遊客們都會買幾盒帶走,去的晚了就買不著了,米淘腳下生風,惦記著一年才能吃上一次的美食。

田野邊的空地上,男孩子們看夠了熱鬧,聚堆兒到這兒放紙鳶,紙鳶就是字麵意義上的紙鳶,和城市裏的風箏不同,細竹篾做骨架,用絲線綁成鳥的輪廓,再用報紙糊成鳥身,也有用宣紙糊的,毛筆蘸了水彩顏料畫五彩繽紛的羽毛,放到天上以假亂真。

昨天下過雨,一車寬的土路上有些泥濘,米淘蹦達著挑硬地走,左手拎著一盒桃花酥,右手捏著一塊兒往嘴裏送,香甜軟糯的糕點入口即化,是她的最愛。

桃林這會兒遊客正多,爺爺在村大隊開會,奶奶和爸爸媽媽看著桃林,以防有人折枝糟蹋桃樹,米淘抄小路往自家桃林走,離老遠就看見胖小兒領著一群男孩子站在田邊,對麵站著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兒,雪白的外套一條淺色牛仔褲,穿著打扮一看就是城裏的孩子。

走的近了米淘聽見以胖小兒為首的村裏小孩兒大聲嚷著“賠!賠!”,站在對麵的小男孩兒顯然被嚇壞了,瑟縮著不敢吱聲,眼淚啪嗒啪嗒的往下掉,雪白的外套上幾個黑黑的手掌印,看著可憐極了。

米淘記著爺爺的囑咐,這些城裏人是來給村子送錢來的,可不能欺負人家,要有服務意識,米淘不懂什麼是服務意識,但她明白爺爺的意思,就是人家覺得村子好就會來,來了村民就能賺錢,要是人家不來了桃花節開不成,村工廠可能倒閉,她就吃不上桃花酥了。

米淘幾口把手裏的桃花酥吃光,朝著人群跑了過去,氣衝衝擋在城裏小孩兒前麵,不等氣喘勻就對著為首的小胖子吼道:“胖小兒!你幹嘛呢?你敢欺負城裏的客人?我去告訴你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