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回到後宮。
劉皇後也在問前線戰事。
“陛下,關係到趙氏江山,你不應該逃避。”
“朕知道,現在就是想拿出一個萬全之策,要是燕來客在這裏就好了。”
劉皇後一愣:“燕來客是誰?”
宋真宗微微一笑:“說起來燕來客還是你的恩人。”
“此話怎講?”
“當初群臣都反對立你為後,燕來客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你的人,連曹國公府都受他影響,支持你當皇後。”
“看來真是哀家的恩人,改天要見一麵才行。”
“有機會,朕去垂拱殿看看,寇準那家夥肯定不消停。”
“陛下,寇大人忠心為國,你可別讓群臣寒了心。”
“你一個婦道人家,朕需要你教嗎?後宮不得幹政,下不為例。”
剛到垂拱殿,寇準那廝就在門口等著。
宋真宗轉身欲走,又想起劉皇後的話。
心不甘情不願走進殿內。
沒想到屋內還有一人,太尉高瓊。
高瓊頭發花白,已經七十高齡。
曆經太祖太宗兩代帝王,可謂是三朝元老。
宋真宗見到他,也要執晚輩禮。
這就是寇準把高瓊請過來的原因。
自己的話宋真宗不聽,太尉高瓊的話,他卻不能忽視。
“陛下,老臣常聽說龍威天下,氣吞山河,如果連亮劍的勇氣都沒有,豈不是讓天下臣民恥笑?”
“太尉大人,朕並沒有拒絕。”
“如果陛下裹足不前,就讓老臣撞死在太祖太宗陵前,老臣願追隨先皇而去。”
“去,怎麼不去?朕已經決定禦駕親征,寇準,你馬上去安排出征事宜。”
宋真宗知道無法逃避。
除了寇準,另一名宰相畢士安也支持禦駕親征。
總的來說,主戰派還是占據著主動。
得到宋真宗肯定的答複。
寇準喜出望外,“微臣遵旨。”
高瓊也麵露微笑:“陛下願往,老臣親自為吾皇牽馬。”
禦駕親征的消息很快定下來。
寇準推薦王欽若鎮守天雄軍。
雍王趙元份留守汴京,處理日常政務。
燕來客的便宜嶽父石保吉也被封為大將軍,跟在皇帝身側。
宋真宗又任命曹璨為鎮、定、高陽關三路行營都鈐轄。
和曆史完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意外。
而燕來客已經帶著五百親衛趕到黃河邊上。
然後就在這裏等宋真宗到來。
出發之前,宋真宗心裏仍然忐忑不安。
“寇愛卿,那些火器都帶上了嗎?能不能扭轉戰局,可就指望它了。”
“陛下,那些火器雖然很有殺傷力,但是並不能完全決定戰場的勝負,投擲也不方便,而且微臣看過,威力似乎有限。”
“怎麼回事?為什麼燕來客做出來的火器那麼厲害?是不是火藥作采購的原材料以次充好?”
“這個…這個…,陛下,火藥作不歸微臣負責。”
“這群敗類,回頭再收拾他們。”
黃河以南,皇帝陛下的車輦緩緩駛來。
燕來客和手下昂首挺立,竟然沒人注意到他。
因為穿著軟甲,頭盔蓋住了前額,所以連宋真宗都沒注意。
隻是他身上扛著一杆像長槍一樣的東西,引起寇準和王保吉的注意。
這可是燕來客親手打造的狙擊步槍。
燕來客發現老嶽父似乎認出來了,連忙豎起大拇指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