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強勁的對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不妨學學奧巴馬的處世之道。有一次,奧巴馬和希拉裏去參加電視辯論,有現場觀眾問奧巴馬:“奧巴馬參議員,你彙集了不少前總統克林頓時期的外交顧問、國策顧問和海軍軍官,而你本人的外交經驗又非常少,既然網羅了這麼多的前任官員,又怎麼能夠依賴他們來實現你改變前任政治方針的願望呢?”
這個尖銳的問題,讓對手希拉裏也開心地笑了。她轉過頭,對奧巴馬說:“我很想聽聽你的答案。”結果,聰明的奧巴馬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我當選後,你也來當我的幕僚吧!”希拉裏聞言哈哈一笑不置可否。奧巴馬接著解釋道:“我是不拘一格選人才,不管他來自哪裏。”
頓時,整個演播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有觀眾事後評價說:“奧巴馬這個人,實在不簡單。”確實,奧巴馬很簡單的一句話就巧妙地避開尖銳的問題,同時表明自己必勝的決心和自信,還不忘順帶戲謔一下對手希拉裏,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奧巴馬的這招正是“避敵鋒芒,四兩撥千斤”。這樣,不但能夠給人留下機智的印象,還可以讓事情有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案。相反,如果我們固執地要“迎難而上”,和對方硬幹起來,不但有失形象,還有可能給大家留下咄咄逼人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勝率其實並沒有多少。
麵對實力過於強勁的對手,我們不妨如狐狸一般避其鋒芒,多個心眼,采取迂回戰術。不要覺得“避其鋒芒,繞道而行”就是自降身份。避其鋒芒並不是要你消極的逃避,而是要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在避的過程中,做好迎戰的準備。當別人刀刃不快的時候,就是你出擊之時。
2006年12月,央視“挑戰主持人”節目的一次比賽中,有四位選手參與了角逐。一輪比賽下來,一個女孩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三位選手中有位女孩的身材特別高,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站姿不是很舒展,給人一種非常拘謹的感覺。
名額越來越少,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第二輪的比賽選手要分別以央視節目主持人阿丘為嘉賓製作一期訪談節目,前兩位選手的從容發揮已贏得了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最後一位出場的是那位高個子女孩。高個子女孩努力平靜了一下情緒後,出人意料地與個頭不高的阿丘討論起身高:“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其實心中是很猶豫的。觀眾都看得出來,我身材很高。但是觀眾不一定知道,這麼高的一個主持人,特別還是一個女主持人,選搭檔是一件挺難的事情。所以從參加比賽一直到現在,我養成了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就是一直含著腰,雖然我知道很難看,但是我覺得這樣可能會讓我降低一些身高,讓我與同伴的合作更加和諧……”
節目錄製現場忽然變得鴉雀無聲,看得出那番話感動了觀眾與評委,為她深沉而細膩的責任感而感動。人品往往見於微小的細節,她對同伴負責,即是對節目負責,也就是對觀眾負責。最終,高個子女孩成為了勝利者。
追求成功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但是並不能僅僅依靠天分、機遇和運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但很少有人去思考優勢與成功的關係。高個子女孩沒有全力追逐甚至是盡量淡化自己的優勢,她以自己的主持藝術向我們詮釋了成功的另一種哲學:避敵哲學。她的名字叫張宇,當時年僅l9歲,身高l.78米。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人能與他相爭。也許淡化自我的優勢,考慮他人的感受,更能尋求到一種共同認可的和諧。而隻有這樣,你的成功才會得到他人由內而外的敬佩。
一場電視節目尚且如此,何況更加殘酷的職場、商界。因此,我們就更應學會奧巴馬那種“避敵鋒芒,四兩撥千斤”的藝術。職場、商場有如戰場,即使見不到鮮血淋漓,同樣也要拚個你死我活。實力暫時較弱的你,完全沒有必要和同事、上司、大公司拚得魚死網破。否則,你帶給對方的,不過是皮毛之癢;而留給自己的,則是切膚之痛。
當你的羽翼尚未豐滿時,當你仍在小職員的位置上打拚時,當你依舊在做著小生意時,我們就應該低調一點,做一隻狡猾的“狐狸”,安分守己,退而求其穩,不做無謂的犧牲。當你真的決定主動進攻時,也應先摸清哪些地方是對手的缺陷何時是進攻的時機。看準了這一點,鑽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過人家跑到前頭去。
避敵不是退縮,是為了更深入的前進。就像奧巴馬一樣,他沒有直接與希拉裏硬碰硬的較量,就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看似不利的位置保存實力,創造出一種以自己的優勢來對抗競爭對手弱勢的態勢,這樣當你揮拳之時,才會爆發出更為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