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股市開始震蕩(1 / 1)

卓子然又安心在學校平靜的度過一年,全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在這一年裏都漲幅了一倍多,看似欣欣向榮,搞得全港人民都不幹活工作了,每天都趕早的往證券交易所跑。卓子然也笑看著股票層層往上漲,沒有去插手的意思。

剛過完年上班卓子然就跑到高洋的基金公司,在和高洋了解完公司的情況後,才記起來今天來公司的目地。就問道:“去年三月叫你買的股票,都買了哪些公司的,又買了多少?說說吧。”

高洋見卓子然問起這事,便找出一份文件夾來,邊看邊回道:“都在這文件上麵,太多了,我也說不過來,還是你自己看吧。”

卓子接過文件夾,打開慢慢看了起來。看了二十多分鍾才看完。但是沒放下文件夾,而是對高洋說道:“你找筆來記一下,我說你來記。彙豐銀行 、 國泰航空 公司、 渣打銀行 ,的怡和置地公司、和記、黃埔、香港電燈、九龍倉、青洲英坭,這些公司的股票都不要拋,其它的都拋了吧。哦對了,還有中資的李加成、李照基、鄭穀同、霍瑛東,四家公司的不要拋,剩下其他中資的股票也都拋了吧。我們也得回籠點資金,好為接下來準備準備點資金。”

“好的,我知道了。”

“嗯,盡快吧,三月之前要全部拋完。”

“好的,我知道怎麼弄了。”

“嗯,那我走了。”

。。。。。。

時間過得很快,二月就過完了,新的一月又開始了。三月五號這天是星期天,卓子然學校放假,他便又到了高洋的基金公司去一趟。

卓子然在高洋辦公室裏見到高洋,就問道:“我讓你拋的股票都拋光了嗎?”

“都拋光了,隻是比預期的延遲了三天,到三號才全部拋完。”

“晚幾天沒事兒,隻要拋完了就好。那這次拋完股票,我們盈利了多少,統計出來了嗎?”

“嗯,統計出來了,這次除了買豐銀行 、 國泰航空 公司、 渣打銀行 ,怡和置地公司、和記、黃埔、香港電燈、九龍倉、青洲英坭,還有中資的李加成、李照基、鄭穀同、霍瑛東,這些公司股票。剩下的錢有9個億左右,我也是見有什麼股票就買什麼,我們也買得比較早,基本上都是在低價位買的。所以錢也沒花得完,就花了8個億胡亂一通的買了。這些公司的股票在這一年裏,漲勢也很是驚人,相比我們買之前,足足漲了2倍多。所以我們的收益也很是驚人的,投資8個億,淨利潤有17個億,連本帶利有25億4千萬。”

“嗯,不錯。這樣,給我轉20億,剩下的5億4千萬,分給員工每人10萬,組長20萬,經理50萬,你就一百萬吧。剩下的的先留在公司賬戶上,你們先不要動。這樣吧,在這一年裏,你們也是精神緊張的,我做主給公司的員工放個10天長假,你們想幹嘛幹嘛隨你們。”

“啊!謝謝老板。”說實話,高洋確實沒想到卓子然會給他們這麼高的獎金,和給他們這麼長的假期,但是誰又嫌棄假期長的呢!

“行了,給你們假期你們開開心心的過就是了。行了,我走了。記得給我的賬戶上轉賬,這些錢可都是我借來的,我得還給別人。”

“放心老板,我等下就去給你轉賬,耽誤不了你的。”

果然沒個幾天,3月9日股市裏就開始了跳崖似的往下跌,卓子然知道73年的股災開始了。

這是1973年,越南戰爭停火,港府宣布興建地鐵,各公司相繼派息並大送紅利,加之西方金融繼續動蕩,香港股市更加狂熱,宛若遍地黃金。1969年至1972年短短4年,恒生指數最高猛升7倍,成交量狂飆16倍。在“隻要股票不要鈔票”的觀念刺激下,香港市民一窩蜂搶購股票,一路高歌的股價遠遠脫離了公司的實際盈利水平,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以至於製度上的創新和變革都被忽略了。

被挑起來的尋金美夢引發的股市狂潮幾乎淹沒了一切。由於交投過分活躍,有交易所甚至疲於應付而被迫宣布壓縮交易時間。在股市炒得熱火朝天時,批評眾多企業在股市“一擁而上”、力勸大家警惕市場風險的文章接連不斷,就連彙豐銀行主席也公開呼籲小心股市過度投機,可這樣的聲音沒有人聽得進去。據當年的報紙報道,港府曾印製了諸如《購買股票須知》之類的冊子,放在銀行或證券交易所,免費派發,可誤信“買股可以致富”的股民埋首炒股,那些小冊子與灰塵相伴多日後被無奈收回。

如脫韁野馬般暴漲的股市並未能與經濟因素相契合,行情過急、過劇、過濫的膨脹與擴張,終於樂極生悲,釀成股災。從1973年3月至9月中旬,恒生指數從1700多點跌至500多點,一些炙手可熱的藍籌股,最低限度跌去了七成半。

處境最糟的總是接到最後一棒的散戶。因為先前差不多所有參與買賣股票的人都能獲利,所以就有人辭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股市,不少人簡直如癡如醉,樂而忘返,當市場突然翻臉大跌,興高采烈的人們頓時呆若木雞,部分人一夜變瘋,有的因突然失去所有財產而走上自殺自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