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1 / 2)

爹爹在我三歲的時候歸了家,他說他再不會走了,剩下的日子咱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過,白日爹爹教哥哥功夫和文章兵法,教我識字讀書,為我做紙鳶與木馬和撥浪鼓等新奇玩意兒彌補我和哥哥成長中關於父親的那部分缺失,我時常纏在父母親身邊像塊甩不掉的牛皮糖,在府中過著無比的自由瀟灑和天真爛漫的日子,並對這樣的快樂充滿了眷戀與依賴,但是這樣的情況也隻持續了幾年。

曾經的楚國夜郎自大欲吞噬陳國,如今滅了魏國的陳國勢力愈發強大,且逐漸吞噬掉了楚國近半的土地展現出滅楚一統天下的決心。爹爹雖然身不在朝堂不在戰場,可是心卻無時無刻不掛念著受戰亂之苦的百姓,時常通宵達旦作出籌劃思量著對策卻不能實施,隻因他是朝堂鬥爭下皇帝極其忌憚的人物,他的一舉一動小則牽扯自己乃至沈氏一族,大則可引得邊塞部落的動蕩,爹爹的眉頭整日整夜不曾落下。

在爹爹陪著我的幾年裏,我曾不解問他為何不早些回來,且做了大將軍就不能常常回到家中與我做伴,為什麼還要繼續當將軍呢,做一個像劉小二爹爹那樣的閑散人不可以嗎。爹爹講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爹爹的身份是將士,他的職責是忠君愛國,清正廉潔,保天下太平。是以在父親的眼裏,他身上肩負的責任大於為人夫為人父,整個楚國遠在沈家之上。

同時爹爹還解釋道劉小二的爹並非閑散,他本是國之重臣,為楚國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近些年憂國憂民與同僚朝政意見相左被人刻意疏遠,我和哥哥應當以其為榜樣敬佩之。爹爹還說邊塞那裏的人和我們說著不一樣的語言,穿著不一樣的服飾,但一樣的是我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沐浴著相同的和風細雨,綿延著同樣的生命,我們需要尊重他們的生活一如尊重我們自己。

那些爹爹不在的日子裏,娘親時常會拿出爹爹寫的信來讀,或哭或笑,我亦不解,哥哥說這是見字如麵,是思念,也是牽腸掛肚。娘親告訴我們父親的心中裝下了太多人和事,我們與這些比起來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娘親豁達的說不求父親心中時刻記掛我們,隻希望他偶爾閑暇之餘能書信一封告訴我們他身體康健便足以。父親將他的愛無私地給了無數像我這樣的稚兒和他們的身後的家庭,不單獨拘泥於我,哥哥和母親之間,他的心中裝了很多,不關乎名利與錢財,是為大愛,娘親告誡哥哥與我說我們也應當心存大愛,心係蒼生。

何為蒼生,草木叢生處,蒼生更始,朔風變律,蒼生,百姓也,國興,則百姓興,國亡,則百姓苦。幾歲的我隻識得幾個字,能背的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理解意思卻不能真正明白背後含義,直到切身體會。

陳國開始了其一統步伐,楚國大地上紛亂四起民不聊生,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似乎是權謀者你來我往的興起與覆滅,百姓便如同草芥般卑微,在此時此刻生活得苦不堪言。在這樣戰火紛飛的時候,不少百姓逃難南上聚集在楚國都城,都城封鎖城門禁止城外難民流入將其百姓關在了城門外,沒能入的了城的百姓們在城外無被無床,食不果腹,挨凍挨餓民怨滔天,城裏的部分顯貴依舊我行我素錦衣玉食,宅院後門正在傾倒的泔水桶裏還有不曾動過的燒雞肥魚燕窩鮑魚等名貴食物,似乎在用鋪張浪費彰顯著世家的尊貴與高傲,普通百姓們依舊是逛著熱鬧的集市趕著繁華的燈會,一邊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景一邊對城外的情況充耳不聞,官兵甚至驅趕著在城門封鎖之前僥幸入了城但卻幹著路邊乞討的流民。一道城牆,城外城內,仿若天堂與地獄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