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些族人則側敲旁擊,試圖從書院的書童嘴裏了解些情況。
一通刷臉欠人情的打探之下,多方的線索聚攏起來,一番拚湊和追本溯源下,那潛藏水下的真相很快的浮出水麵。
那說通南宗北上,參與四書五經校訂,回到蘇州府後,便一連銷聲匿跡了半月之久的“東宮欽差”姚大人,如今又重新進入了孔議的視線中。
“試科舉主考,太子殿下禦賜車輦。”
“原來如此。”
“知府大人與欽差關係不差,姚大人又深得當今太子的信任,能怪有信心做此擔保。”
“但我等與姚大人私交也不差。”
“這署名名額,南宗可傾力一爭。”
聞言,靜室中的南宗子弟無不拍手稱快。
得到了這份情報,孔議的臉上也不由得浮現了一抹勝利的微笑。
旁人或許不知曉。
他這位南宗少族長,焉能不知道這位姚大人對當今孔家衍聖公的隱隱不對付?
所以。
北宗倘若想要一爭這署名名額。
定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對待南宗,雖不確定能不能得到這位姚大人在太子殿下麵前的美言,
但隻要知道孔家南宗的身份,不會成為官學署名評定的天然阻礙,這便足夠了。
“少族長,我等該怎麼做?”
得到了孔議的決斷後,南宗子弟那叫一個軍心可用。
就等孔議給指令了。
“自然是加快釋義校訂的速度了。”
孔議麵帶微笑著說道:“想來這位知府大人是想盡快的完成官學校訂,借此機會,趁機將這代知府變成真正的知府。”
“但孔家盛名,無論南宗北宗,知府大人都心有顧慮,不敢催促。”
“這才特意以官學署名為餌,催促那些位浙東大儒,借力打力呢。”
“這也難怪。”
“孔家未至之前,宋龍圖等大儒月餘便已校訂了一本四書,而我等已至半月,三家齊頭並進,卻還湊不出一本四書的進度來,即便有人故意拖延,此等進度卻也實屬不該。”
“往後,我等當加快速度,校訂也需更加謹慎。”
“午後的相互印證,我等也許多幫宋龍圖等大儒查漏補缺,以免有人耍陰招。”
“若是自身做不到十全十美,被人雞蛋裏挑了骨頭。”
“即便在官學上署了名。”
“這美名也容易被人潑上汙水,變成罵名。”
“諸位,南宗振興之責,可全在你我身上了,還請諸位千萬小心。”
言罷,孔議還直接起身,對著在座的族人拱手一禮。
南宗子弟連忙起身還禮。
但都神色凝重。
顯然也都明白了孔議話中的深意。
這場機遇,他們不能錯過。
更輸不得。
所以,隻能贏,隻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