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1日黎明,天空還是一片灰蒙蒙的,一顆閃亮的信號彈劃破天際,緊接著,第一聲炸彈的轟隆聲在長江邊上驟然響起,就此拉開了醞釀已久的解放軍渡江戰役。
早在一個多月前,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就已經遷往台灣,整個南京城裏就隻留下了幾支死守的國民黨殘餘部隊。他們接到命令不許撤退,要與南京城共存亡,但是,再怎麼樣的雄心壯誌也已經抵擋不住摧枯拉朽般的百萬解放軍部隊了。經過一番激戰後,4月23日,國民政府首府南京城被順利攻下,而蔣介石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江陰要塞也在隆隆的炮火聲中化為了一片廢墟。
5月27日,節節敗退的國民黨部隊被趕出了上海,上海順利解放。
一身軍裝的安子文用輪椅推著剛剛出院的李漢年在街道上緩緩前進,雖然說和李漢年是因為革命工作的需要暫時在敵人麵前假扮夫妻,但是解放後,安子文依然留在了急需救治的李漢年身邊。初夏的陽光不是很刺眼,暖暖地照在身上,讓人心裏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暢。一路上,不斷有經過的路人向胸前掛滿軍功章的李漢年點頭致意,李漢年都努力支撐著一一還禮。在醫院裏已經待了三個多月的時光了,雖然說李漢年的雙手初步恢複了行動能力,但是要想站起來,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康複訓練才行。
前麵就是辣斐德路36號了,如今它已經大不一樣了,原來門口保密局的牌子被換成了醒目的上海市公安局。今天,李漢年和安子文是應邀過來協助進行國民黨潛伏特務的甄別處理工作的。那份玉石俱焚的“焦土計劃”在解放上海前就被順利交到了伍豪同誌的手裏,五千多個隱藏下來的特務被一一逮捕歸案,炸彈也被順利拆除。任務終於完成了,李漢年的心裏卻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
“漢年,到了!”安子文費力地推著輪椅上了公安局門前的小坡。
“辛苦你了,子文!”李漢年滿懷歉疚地拍了拍安子文日漸粗糙的雙手。
此時,得到消息的丁克功同誌快步走了出來迎接他們,他現在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偵察科長:“漢年,子文,你們來了就好了,有了你們的幫助,相信我們的工作很快就能完成了!”
“對了,克功同誌,你有我哥哥的消息嗎?”李漢年下意識地問道,“潛伏人員中有沒有人說起過我哥哥鍾向輝的下落?”
丁克功長歎一聲,搖搖頭:“目前為止還沒有。我也一直在尋找著這位深明大義的同誌,可是遺憾的是,至今都沒有他的任何消息!”
一聽這話,李漢年的心頓時沉了下去。
輪椅被推進了樓道,看著眼前這熟悉的場景,李漢年的心裏頗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