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杜發表的雅集開場講話,顧月鈴不禁想起文學典籍上關於“詩詞三傑”的介紹,一時間恍然如夢:
詩魁李杜,字誌遠,號逍遙居散人,人常稱詩魁李逍遙。他是一個很特別的詩人。清醒的時候胸懷國事、心係蒼生,此時所作的詩作都是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反映現實的現實主義作品。喝醉酒後又狂放不羈、性情豪爽,所作的詩便是高亢激昂、瀟灑瑰麗、雄奇飄逸的作品。
詩狂賀思鳴,字驚羽,號四明狂客。他年少成名,所以很驕傲,這種驕傲注定了他的“狂”。他不為名利不為錢財,詩作風格清新瀟灑,膾炙人口。
著墨綠色長衫的高個男子就是賀思鳴。
詩魂蘇瀚,字星河,號玄道子,病體多恙,敏感多情,是個多愁善感而又一往情深的詩人。最擅長愛情詩,蘇瀚的情感表達均是深情綿邈,深婉曲折的。他敏銳纖細、多情善感的文人性格使他的詩內涵豐富,含義雋永。
月牙白色衣裳的人便是他。
……
此時,崔世蕾的貼身丫鬟在一邊小聲道:“小姐,那些無名之輩、無足輕重之人搶了您的風頭,您就不生氣?”
見自家小姐不說話,又悻悻道:“尤其是那顧月鈴和房霄仁,竟然當眾眉來眼去,以詩傳情,真是寡義廉恥、品行敗壞。”
崔世蕾望了望下手邊坐在末尾的顧月鈴,嫣然笑語:“她連帷帽都沒摘,麵都沒露,哪裏能眉來眼去?”
“是是是,小姐您不與那些不懂禮數、不知輕重的人計較,那是您寬宏大量、心胸寬廣!奴婢自愧不如。”伶牙俐齒的貼身丫鬟已察覺到向來心高氣傲、不曾向誰低頭的自家主子這次對這一男一女很是不尋常,尤其對顧月鈴頗有偏袒之意,便不再多進言。
……
“此次雅集上所有人的詩作都將進行揀擇、挑選入冊,形成《賞百花詩集》,以便世人流轉傳頌。”李杜仍在主位上向眾人敘說著雅集的相關事宜:“本次雅集的所有耗費、人力,悉出自長公主,吾等宜感激長公主之厚助!”說到此處,他的聲音顯得很是鄭重。
一旁的詩狂賀思鳴高聲道:“長公主德厚行高,她的賢名必將芳名遠播、流芳千古!”
“是啊!是啊!”一眾年輕才俊們紛紛附和,齊齊稱讚起長公主的品行高潔、格調高雅。
“要作詩集,自然便要有開篇序章。”這時一直沒說話的詩魂蘇瀚微笑挑起話頭道。
眾人聽此言,都點頭稱是。
蘇瀚又推薦道:“逍遙兄詩詞作俱佳,鄙想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來寫這序篇了吧?!”
年輕俊傑們均覺蘇瀚所言甚是,拍手稱道。
在眾人的熱切期盼中,李逍遙站了起來,也不推辭:“承蒙諸君抬愛,在下就拋磚引玉,獻文一篇!”
筆墨紙硯擺齊,隻見李杜提筆沾墨便揮毫在宣紙上揮灑流轉,字形端方,筆力穩健,氣韻生動。每一筆都仿佛有千鈞之力,但又婉轉自如,猶如流水行雲。
而其文內容的字裏行間流露出無盡的韻味與意境,令觀者都驚歎其才華斐然,名副其實。文章細部如下:
“景龍四年,歲在庚戌,春暖花開,諸小友齊聚於永安城郊之曲埠湖,共賞百花,賦詩抒懷。花海爛漫,紅紫芳菲;流水潺潺,綠樹成蔭。諸友或坐或立,心隨意動,吟詠百花之絢爛、芬芳。絲竹之聲,詩聲琅琅,足以醉人心扉。
百花,各有其姿,各具其韻。梅乃寒冬之魂,蘭為幽穀之仙;竹挺拔清雅,菊傲霜獨立。諸友之詩,各具特色,或描繪其形,或讚美其德,皆寄情於花中。心隨花舞,意與詩和。
昔人賞花之作,常使吾輩心生感慨。花中之意境,與人生百態相呼應。吾等賞花之際,亦感同身受。花雖短暫,然其美麗與芬芳恒久不衰。故列敘諸友之詩於斯集,以誌共賞百花之情。
後之覽者,若能於此集中覓到花之絢爛與芬芳,亦將感慨萬分。願此詩集成為永恒之紀念,見證諸君之卓絕才情與共賞花之雅興!”
眾人皆圍擁過來,看到整個序篇一氣嗬成,渾然一體。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對其盛名心悅誠服。
顧月鈴一邊聽著眾人的誇讚之聲,一邊心中十分焦急。她實在是想一睹其文,看看到底是如何的精彩絕倫、妙筆生花,但礙於麵前白紗,又不願以此麵目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