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的李賀同海棠花一同未眠,是那馬車的顛簸,還是因為有難以言表的事。
中原離東部主城池還是挺遙遠的,李賀與許琰的行程是途經的小城全部走一趟,最後抵達東部主城池,這次李賀親征並沒有讓人通知東部諸侯王,所以此次行程並沒有所謂的做做樣子,一切所見都是代表東部人名素質以及素養。
第一站 遠山縣距離東部主城之間還有6座小城池的距離,然後這裏的經濟並不發達,平民百姓大多以淳樸,馬車抵達這裏的時候小部分的平民去了田間工作 大部分因為洪災導致,大水泛濫,從而良田受難,唯獨幾個幸存的田也沒有辦法養活一整個小城池,雖然如此但主城那邊還是派了幾個官員來,即使好像有些力不從心,但如此體諒百姓就讓李賀看到了未來王朝的希望,李賀與許琰來到了當地最高執行官那,他們敲了幾下房門,執行官說:“請進我現在在忙於事務,不方便開門所以還是你們自己進來吧。”
許琰道:“黃監察真是恪盡職守啊,如此繁忙是在處理何事嗎?”
黃景瑜說:“唉?你?你是許琰?哈哈哈哈你怎麼回來了?是被貶了嗎?不應該啊你當時可是榜眼怎麼可能被貶?你是不是辱罵皇上了,還是你做啥錯事了,我們東部就出去你這麼一個有才之人,你怎麼就不爭氣呢?”黃景瑜邊說著邊拍打許琰,他們從小就認識了,他們一起讀的私塾,一起從小鄉村到縣裏讀書,一起去考鄉試,一起去一起去了會試,最後他們一切去了殿試,沒錯他就是當時的探花,隻是到後來兩人的理想不同,黃景瑜不想離開父母因為他們身患疾病一刻都不能離開,於是當時分配工作時他上書請求當時的皇上讓他去他所在縣城裏當監察司,後來他的才能出眾,去了東部中心城把父母接到了身邊做到了一刻未離,他這些年把父母照顧的非常好,東部諸侯王本來想舉薦他去朝廷的,隻是被他婉言拒,他說他現在就很知足。
而許琰不一樣,他想報效祖國,想盡可能的為國家做些事。因為許琰的父母很支持他,再加上兩老的身體很好並不需要他操心什麼。所以他選擇了來到了朝廷。
他們苦讀詩書十幾年栽隻是為了今朝這般生活,潺潺流水終於穿過了群山一座座,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時候李賀輕咳了兩聲,說道:“許丞相可沒有黃監察說那麼不堪入目啊,他在朝廷可是皇帝的一把手,在朝廷中皇帝最信任的就是許丞相了,他怎麼可能得罪皇帝。”
這時候黃景瑜終於開始注意站在許琰身邊這個風度翩翩的公子,撫須思考,這個人怎麼這麼眼熟,下一秒他就半跪於地:“小的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皇帝禦駕親征,剛剛與好友相互開玩笑,忘了禮數請皇上懲罰。”
許琰也是不避諱,在旁邊笑的前胸貼後背
李賀趕忙扶起黃景瑜:“黃監察快快請起啊,這些都無傷大雅,當時我曾聽父皇說過你,他當時和我說那一屆的殿試真是奇怪,狀元考完就消失不見了沒有一點要當官的意思,好像就是把殿試當作自己學術的證明,任何探花請求在縣城中當監察,當時的父皇還在歎息這麼一個人才有點惋惜,但還是批準了。今日沒想到還能見到本人,我回去一定要告訴父皇,你的才華沒有被沒落而是在盡你所能,哈哈哈話說你和許丞相還真是有點相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