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蛛絲馬跡,不容忽視的點滴(3 / 3)

200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幹作出批示,要求重查此案。3月10日,周口市檢察院成立“9·;20”專案組,並將李勝利案提辦至周口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偵破,案情開始出現轉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李勝利死亡有關的證據似乎在一個個地消失。再者,涉案人員又統一口徑,給偵破工作帶來難以想象的困難。

李勝利“墜樓”的真相。

2006年4月6日,“9·;20”專案組為李勝利做了第四次屍檢。這次屍檢非常全麵,不但對其做了身體著地點及受力方向、殘留物、死因認定等8項檢查,還給死者的全身拍了X光片。這次屍檢結果出來後,專案組人員得出結論:李勝利係高墜死亡;具有高墜傷的損傷特征,同時亦存在非高墜傷所致的損傷;不排除李勝利係被動墜地死亡之可能。

然而,這起案件偵查起來是相當困難的,尤其在案件的最初偵查階段,專案組總感覺是在賽跑。他們走到哪,就有人跟到哪;他們找到什麼人,就有人提前也去找這個人。不過這恰好能夠說明,有人相當心虛,在試圖遮掩什麼。

在一條被派出所故意隱瞞起來的線索中,專案組發現了其中的蛛絲馬跡。李勝利死亡當天,110指揮中心曾接到周口的兩名中學生報警,而在七一路派出所的接警記錄中,卻沒有這兩人的信息。

專案組經過走訪調查,得知其中一名學生姓董,如今身在部隊。專案組找到他,企圖了解一些信息。董某起初稱他看到了李勝利跳樓的位置。不過,當檢察官站在他當時所在的位置觀看時,卻發現根本不能看到死者的屍體。這就說明,董某說了謊話。經過反反複複幾次工作,加上部隊首長的教導,在專案組第三次找到董某時,董某終於說出了所有實情。

他說,自己之所以參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避免災禍,要遠離周口。

他承認,自己當時被樓下的民警——一個不知道李勝利已被打死的民警——安排上樓找辦案警察時,看到幾個人正把一個滿臉是血的人往門外抬。當這些人看到董某後,又趕緊往回抬。隨後,他被人威脅說:“剛才你看到的、聽到的,如果說出去一個字,你全家都應該小心!”

專案組頂住各方麵壓力,經過艱難的調查取證後,最終查清了李勝利“墜樓”的真相。原來,2004年9月20日上午,李勝利被帶到七一路派出所後,先是留置在二樓值班室,後又遭到毆打。為了不讓李勝利喊叫,李立田等人還脫下李的一隻襪子,堵住他的嘴巴。李勝利被打成重傷昏迷,李立田、呂留生提議把李勝利從樓上扔下去滅口。

2006年11月5日,周口市檢察院以李立田、呂留生涉嫌故意殺人罪,七一路派出所原副所長冷飛涉嫌濫用職權罪向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最終,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李立田死刑;判處呂留生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判處冷飛無期徒刑。

(8)殺人女魔王:隱藏16年的凶手

2011年2月14日,在桐鄉振東新區工作的蔡某突然失蹤。警方得知這一消息後,進行了初步調查,發現有命案嫌疑。也就是說,蔡某有可能被人殺害了。而隨著偵查的深入,警方認為管某及其父親有重大作案嫌疑。令警方感到驚詫的是,早在16年前發生的那起凶殺案件,很有可能也是管某所為……

因債務糾紛引發的凶殺案件。

2月14日晚,桐鄉警方接到報警,報警人稱在桐鄉振東新區工作的蔡某失蹤了,希望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經綜合分析,警方認為蔡某很可能已經遇害。

警方經過縝密調查,認為桐鄉人管某有重大嫌疑,於是立即就將她控製起來。起初,管某百般抵賴,不肯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警方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有力的證據。在這些證據麵前,管某終於泄了氣,不得不如實交代了自己將蔡某殺死的犯罪事實。

原來,這是一起因債務糾紛而引起的凶殺事件。此前,管某曾向蔡某借過一筆錢,但一直沒有還。蔡某催討過幾次,這讓管某十分不滿。2月14日那天,管某將蔡某約到自己家裏,沒多久兩人就爭吵起來。管某操起榔頭,竟將蔡某打死。將蔡某打死之後,管某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她並沒有著急收拾屍體,而是趕緊上網。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她交代說這是為了迷惑警方的視線,讓他們相信她沒有時間作案。

直到晚上,管某才讓父親幫忙,將蔡某的屍體包了起來,扔到了野外。警方聽聞後,感到很驚詫,這位“殺人女魔王”在作案之後竟如此冷靜!驚詫之餘,有位警察聯想到了16年前發生的一起凶殺案。因為這兩起凶殺案件,頗有些相似之處。

16年前的一起懸案

1995年秋的一天,桐鄉市公安局接到報警,稱桐鄉農機水利局的一名職工被人勒死了!警方趕到現場,了解到死者姓濮。警方發現,濮姓男子的確是被人勒死的,屍體橫在宿舍裏的床鋪上。警方勘查現場時發現,現場已經被處理過了,而且處理得非常幹淨,以至於警方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濮姓男子有位女友,正是管某。當時,警方找到了管某,這不僅是因為她是死者的女友,更重要的是因為,管某是與死者最後一個聯係過的人。實際上,這時警方已經將懷疑目標,放在了管某身上,認為她很有可能就是殺死濮姓男子的凶手。

警方對管某展開詢問,但是管某堅決予以否認,稱自己當時和小姐妹在一起,根本沒有時間作案。於是,警方就找到了管某所說的那位小姐妹,以證實她是否說了謊話。如果管某說了謊話,那麼其殺人嫌疑就更大了。不過,據管某的小姐妹回憶,死者遇害的那段時間裏,管某的確是與她在一起。

既然有人證實,在案發的時間裏,管某並不在現場,這就似乎可以表明,人的確不是管某殺的。更何況,警方雖然懷疑管某,但是並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因此,這起發生於16年前的案件,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活活勒死男友,隻因他太小氣。

令人振奮的是,警方在對“蔡某失蹤案”進一步調查時,有了意外的收獲。不僅蔡某是管某所殺,那名濮姓男子也是管某所殺。在警方強大的心理攻勢下,管某如實交代了自己於16年前將男友殺死的犯罪事實。

警方為何懷疑,16年前的那起凶殺案也與管某有關呢?這是因為,管某被抓獲之後,警方在調查時發現,這兩起案件有諸多相似之處。2月14日是情人節,管某在那天作案之後,竟然能從容上網炒股,直到晚上才處理屍體,這表明她是一個頭腦極其冷靜的人。正是這如此冷靜的做法,一下子讓警方回想起了16年前的那起案子。

管某是這樣交代的:她的男友的確是她所殺,她在殺人之前,就和小姐妹約好了見麵的地方。她在將男友勒死之後,處理完現場,就匆匆地去找小姐妹約會。她認為這樣一來,就能成功地轉移警方的視線。不能不說,在過去的很多年間,她成功了。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事情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那麼,她為何要起意殺死自己的男友呢?換句話說,她的殺人動機是什麼呢?據管某交代,她認為自己的男友太小氣,對她不夠大方。1995年,管某28歲,與在農機水利局工作的濮某談起了戀愛。由於自己沒有固定工作,管某就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男友的身上。然而,她沒想到男友竟然是個“小氣鬼”,不舍得在她身上花錢!這讓她感到很泄氣!長此以往,管某對男友的積怨也就越來越深,心中竟產生了殺人之意!

當年秋天的一個深夜,管某來到男友宿舍。濮姓男子沒料到,自己的女友已經準備對他下手了。到了宿舍之後,管某先是與男友親熱了一番。親熱過後,男友躺在床上,管某就掐住了他的脖子,使盡了渾身氣力。男友本就文弱,不及她的力氣大,竟被掐得暈了過去。這時,管某又拿了根繩子,死死地勒住男友的脖子,直到他停止呼吸。

她等男友死後,特地對現場仔細處理了一番,留心不留下自己的痕跡。她如此忙碌一番,等確認自己做得的確挺幹淨後才離開。接下來,她就去找小姐妹約會,以製造自己不在現場的假象。如此便有了小姐妹的證明,讓管某逍遙法外長達16年。

(9)司機連環被殺案:金華浦江警方5天破獲

三天時間裏,有兩名殘疾車司機先後被殺害,這震驚了浦江縣警方!考慮到凶手還有可能繼續作案,警方決定要盡快破案,以將凶手緝拿歸案。可以說,浦江縣警方麵臨著空前的壓力,那麼他們如何才能迅速破案呢?

樹葉和幹草掩蓋下的男屍。

2012年1月2日,下午3點鍾。

金華市浦江縣有一鎮子,名叫潭溪鎮;鎮上有個村子,叫做腳村。王某是這個村子裏的一位村民。這天,王某騎著電動車,沿著宿龍灣盤山公路回家。就在離家不過幾百米的轉彎處,他發現地上赫然有一攤血。王某感到很好奇,就停了下來,沿著血跡尋去。這時,眼前呈現了駭人的一幕:在公路邊約3米處的坡上,躺著一具屍體,頭部血肉模糊!

看到這一幕慘象,王某失聲尖叫起來。他生就是一個膽小的人,就算那具屍體是一隻山羊的,他恐怕也會驚慌不已。過了好一陣,等精神稍微平複了一些,他趕緊打電話報了警。浦江縣刑偵大隊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介入調查。警方趕到現場後,發現屍體被樹葉和幹草掩蓋著,死者的後腦勺有遭銳器擊打的痕跡。

就在兩天前,也就是去年12月31號,曾經有人來報失蹤,說自己做殘疾車生意的丈夫王某某不見了。當時,趙如珍——浦江縣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就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將其作為疑似命案進行調查。現在看來,在宿龍灣公路邊發現的這具屍體,很有可能就是失蹤的王某某。

為了證實這一猜測,民警就連忙把王某某的家屬叫了過去。王某某的家屬一見到屍體,就失聲痛哭起來,說這位死者正是王某某。

王某某是做殘疾車生意的,但是在其屍體附近,並沒有找到他的那輛殘疾車。也就是說,殘疾車已經不知去向,很有可能被凶手開走了。浦江縣公安局立即成立“1·;2命案專案組”,隨後就對車輛的去向展開了調查。隻要找到那輛殘疾車,那麼此案就差不多等於告破了。

公安局把民警隊伍分成兩組,一組調出浦江縣城內所有的監控資料,另外一組的任務則是,在車輛可能被拋棄的地方,發動村幹部、護村隊員進行查找。

又一名殘疾車司機被殺。

1月4日,11點35分左右。

就在民警對殘疾車去向一籌莫展之際,一位群眾打來電話,稱他發現了一輛殘疾車,就停在浦江縣杭坪鎮烏漿口村。他還說,殘疾車上帶有血跡。

得知這一消息,所有的民警都感到挺興奮。“車子既然找到了,那麼案子就好展開了。”在趕往烏漿口村的路上,所有民警的心裏都這麼想著。然而,當他們趕到現場後,經過仔細勘察與走訪,卻著實泄了一口氣。因為這輛帶血殘疾車的主人,並不是王某某,而是花某。民警們不僅沒有感受到破案在即的喜悅,反而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

民警同時了解到,昨天,也就是1月3號,花某出去載客,結果也失蹤了。趙如珍不禁心裏一驚,猜測花某很可能也遇害了。

短短3天時間,浦江有兩名殘疾車司機相繼被人殺害,這讓破案人員意識到,事態極為嚴重,凶手還有可能繼續作案。每個辦案民警都憋著一股氣,壓力又驟然增大了好多。如果不能盡快破案,一旦再發生一起凶案,辦案人員恐怕就難以向市民交代了。

為了預防類似的案件再次發生,浦江公安局當晚就在全市設置了21個檢查卡口,對過往嫌疑人進行檢查。

豐炳春——浦江縣公安局局長——在自己的管轄內,把所有派出所所長召集起來,召開了緊急會議。他要求各派出所要盡快聯係到轄區內所有殘疾車車主,進行案情通報,讓眾車主提高警惕。無論如何,如果再發生一起凶案,那就太多了。

一男一女上了殘疾車。

1月5日,淩晨2點。

當所有人都在忙碌尋找線索、感到焦頭爛額的時候,負責查看監控錄像的民警傳來了好消息,說監控裏發現了花某的殘疾車。大夥兒一聽,頓時就都振奮起來。

在監控錄像裏,民警看到,在1月3號18點30分左右,一對男女在新華東路上了花某的車。男子約莫30歲的年紀,身高有175公分左右,身穿紅色的外套;女子大概20歲出頭,個子高挑,在165公分上下,穿著一件淺綠色的外套。

從淩晨3點開始,辦案人員就把新華東路作為重點查找範圍。十幾位民警徹夜展開了身份核對,對象是附近所有的出租房和旅館內的人員。巡查到次日上午11點的時候,辦案人員把重點放在了一家小旅館身上。這家小旅館經常進行短期出租。為防止嫌疑人員外逃,民警把整個旅館都包圍起來了。

當民警正準備進入旅館檢查時,一名男子走了出來。隻見這人神色慌張,極為可疑,好像很害怕看見警察似的。民警行動起來,從他身上搜出了兩部手機,其中一部老式的諾基亞手機上還沾有血跡。警方懷疑這名男子有作案嫌疑,就當場將其控製起來。

緊接著,民警就衝進男子所住的房間。發現房內有一人正在睡覺,是一名年輕女子。警方注意到,陽台上掛著一件淺綠色外套,跟監控錄像裏那名女子穿著的外套是一樣的。辦案人員幾乎可以斷定,這兩人與這兩起凶殺案脫不了幹係,於是就趕忙審訊起來。

那名女子當晚就認罪了,而男子挨到第二天,也不得不認了罪。根據他們的供述,王某某的殘疾車和花某的屍體先後被找到。

男子名叫趙兵兵,係河南人,30歲,已經結婚;女子名叫潘仁芹,係貴州人,22歲。兩人通過網絡認識,見麵後竟互相鍾情於對方,於是就成了情人關係。去年12月20日,潘仁芹感到身體不適,就辭去了工作,兩人從此就租住在小旅館了。沒過多久,他們身上的錢就快用光了。他們身上本來就沒有很多錢。

12月30號這天晚上,趙兵兵瞞著潘仁芹,將殘疾車司機王某某騙到岩頭鎮大嶺腳村附近,搶走100多元錢後,用鐵錘將其殺死,又將屍體拋在宿龍灣盤山公路邊。他本來用不著殺人的,可是自己搶劫了一回,才得到這麼少的錢,這讓他很惱火。他將殘疾車丟在了一所小學的後麵。

1月3號,當潘仁芹抱怨沒錢時,趙兵兵就將幾天前自己做下的歹事告訴了她,並說這是弄錢的好辦法。潘仁芹得知後,不僅沒有勸阻,反而還決定當晚和趙一起出去尋找目標。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了花某身上,將花某騙到白馬鎮盧溪村至嵩溪村路段,也隻搶到了100多元錢財。他們用同樣的方法將其殺死,然後將屍體丟在中餘鄉一養豬場附近。

(10)新年首起凶殺案:戀人“談判”破裂下殺手

2009年2月9日,大家正忙著過元宵節。但是對於楊某來說,卻是悲慘的,他不得不戴著手銬腳鐐,接受警方的審訊。當年1月18日,他在諸暨市區某賓館603號房間內,結束了劉某的生命,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被害人劉某是他的戀人……

發生在賓館裏的凶殺案。

1月18日,正是農曆的小年,人們都沉浸在愉悅的節日氣氛中。當天下午1時14分,諸暨市公安局城東派出所接到報警電話,對方說自己是某賓館的服務員,稱賓館內發生了一起凶殺案。看來即便是在小年佳節,也有人要行不法之事的。

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動身,趕往案發現場。經過初步判斷,警方斷定死者的死亡性質為他殺。報案人沈某稱,當天下午1時許,他來到賓館603號房間準備打掃衛生,因為這是他的職責。然而,當沈某打開房門時,立即被眼前的景象嚇壞了!他情願自己沒有看到這一幕!

屋內的床單、毛巾等原本都是白色的,可是現在都染上了殷紅的血跡,格外的醒目;一個女人歪倒在床上,看樣子已經死亡。沈某平生第一次看到死屍,身體禁不住戰栗起來,雙腿直發軟,像是隨時都會倒下。

諸暨警方成立了專案組投入偵查。偵查的首要任務,就是確定死者的身份。這並不難,警方很快就查明了:死者劉某,現年29歲。根據現場勘查的情況,警方進行了初步分析,認為行凶之人應該是一個中年男性,並且和死者相當熟悉。死者死前曾和行凶之人有過激烈的打鬥,最終慘遭殺害。致死原因是頸動脈被利器割破。此外,警方還認為,基本可以排除圖財害命的可能。

走訪時意外的收獲。

諸暨市城東派出所有一位楊警官,在1月20日這天,他到轄區留守的外來務工人員李某處走訪,目的是了解一下留守人員過年的情況,並打算提供一些幫助。

然而,就在兩人聊天時,李某說起了劉某——“1·;18”凶殺案中的死者——是他的老鄉,還說之前劉某曾打電話給他,讓他幫忙買前往廣東的車票。因為她要與對象楊某“談判”後馬上就走。

乍然聽到這個消息,警官心中一震,想這楊某會不會就是本案的嫌疑人。於是,警方鎖定了目標,圍繞楊某開展了偵查。警方了解到,楊某曾於1月17日夜間來到諸暨,並入住該市的另外一家賓館。案發後,他又立即動身離開了諸暨,匆忙前往上海。這種種跡象表明,楊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1月21日這天,也就是農曆臘月廿六,六位民警前往上海浦東,企圖抓捕楊某。民警們很快就找到了楊某的落腳處,那是一個相當偏遠的漁村。不過,對於楊某更加具體的藏身地點,民警們並不了然。幸運的是,這個村子通往外地,隻有一個路口。所以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們就在那裏晝夜蹲守著。他們相信,楊某總有在這裏現身的時候。

六位民警“守株待兔”

正值春節期間,天卻一直是陰沉著,有時還會下起小雨。由於漁村地鄰東海,海風不時就會穿梭而過,天氣更加寒冷。當時,民警們唯一取暖的地方就是車內,然而為了不引起注意,車子是不能發動的。真正令他們感到懊惱的是,這楊某長時間沒有露麵,不知是他做賊心虛,還是察覺到了警方的行動。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就比較糟糕了。不過民警們都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這個漁村的確挺偏僻,附近甚至連一個小飯館都沒有,隻開著一家小商店。這六位民警每天吃著方便麵,睡在車子內,如此艱苦地等待著。

兩個星期後的2月6日,楊某終於露麵了,瞧上去他應該是出來買點東西的。六位民警尋著他的身影,找到了其藏身之所。下午4時許,楊某終於在出租房內落網,並隨即被押回諸暨。

在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警方對楊某進行了初步審訊。楊某如實作了交代,承認了自己將劉某殺死的犯罪事實。據楊某交代,他和劉某兩人本是一對戀人,甚至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他們還沒有去領結婚證。

有段時間,被害人劉某因為找不到工作,曾要求楊某出錢為自己開店。楊某答應了,就將自己3萬多元的積蓄都拿了出來。然而不久後,兩人的關係出現了裂痕,劉某就提出了分手。

楊某趕來和她“談判”,交談中兩人發生衝突,楊某便起了殺意,將戀人劉某殺死了。而最終,楊某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