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突來的官兵(1 / 2)

鐵騾村的山溝裏,一群小孩正逆流而上,他們踏著溪水前行,時不時伸出小手在石頭下一頓翻找,摸一些小魚小蝦裝入腰間挎著的竹簍中。四柱走在小孩的最後麵,他摸到的魚蝦比前麵的小孩少了許多,不過他搜查得格外認真。

“四柱,快點兒。”前麵的小孩催促道。

“來了。”剛翻起一塊石板的四柱慌忙回答道。

四柱輕輕放下剛翻開的石板,小手拉緊腰間的竹簍,踏著溪水搖搖晃晃的輕跑起來,腳下的草鞋發出“嘎吱”、“嘎吱”摩擦聲,隨著他的步伐加快,溪水不時濺起陣陣水花,鬧得水草下剛想重新聚集的小魚四撒開來。

四柱姓李名長風,原本不是鐵騾村的人,被山上的二叔送到村子裏後老村長給取的,村子裏麵的為了好生養,取名全都含有貓狗之類的,像四柱這樣的名字還是老村長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

李長風被村中的人叫作“四柱”,可人並不是真的像柱子一樣粗圓,反而是村子孩子裏麵偏瘦的存在,在這種普通人家吃飽飯都是問題的山村裏,肥的人被認為是一種美,大家可都想能夠吃飽長肥。

好不容易要追上前麵的小夥伴,他們突然加快了速度,前方好像有東西吸引著他們。前麵的孩子們沒有在繼續呆在水中,而是小心翼翼的站在小溝的沙地上,靜靜望著前方的一個小水潭,眼睛裏麵全是渴望的眼神,似乎發現了絕世珍寶一般。

水潭不大,寬兩尺,長六尺,深幾十厘米,看像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潭壁的石頭帶著橢圓的凹形,潭中長著熙熙攘攘的水草。

四柱氣喘籲籲的趕上前方的小夥伴,連忙對他們詢問道:“你們在看什麼啊?”

小孩們沒有人回答,隻是目光仍舊死死盯住水潭,四柱好奇的沿著他們的目光向潭中望去。潭中水草裏,三條碗口大小的黑魚輕輕浮動,鰓下的小翅膀輕微的拍打著潭底的淤泥。四柱的目光變得其他人一樣火熱,死死的盯著潭中的黑魚。

夏天的小溝裏麵有許多小魚小蝦,這麼大的魚,若是能抓到它們,晚上的夥食都能趕上過年,怪不得他們的目光如此熾熱。

一個較大的孩子對大家比劃一個手勢讓大家不要出聲,然後帶頭輕輕的離開水潭邊,其他小孩也一聲不吭的跟在他的後麵,直到離水潭十幾米遠,才有一個孩子對帶頭的大孩子急切的問道:“二牛哥,那麼大的魚我們要怎樣抓啊?”

說話的小孩的臉上明顯有激動的神情,他很想立刻就跳入潭中將這幾條大魚給捉住,帶回家將它們做成鮮美的魚湯。

“三狗,你去村裏取一個大點竹籠來。”

“貓蛋,你去找一根粗一點的木棍。”

……

“其他人跟我去拔野草。”

二牛哥命令完,其他的孩子紛紛離開這裏去完成他的命令。

一盞茶的功夫後,這群小孩集合到這裏,重新回到小潭附近,他們先找來一些石塊將小潭進出水的兩端粗略的堵上,接著用剛才拔來的野草將石塊縫隙封住,防止他們存在逃跑的可能,最後用木棍試試潭底的淤泥,確認沒有危險後才下潭捉魚。配合井然有序,顯然不是他們第一次配合捉魚。

潭水裏一群小孩費了好大的勁才將幾條魚捉上岸,太陽快要日上三竿,豐收的喜悅感讓他們忘記了皮膚上的刺痛。十幾個孩子圍在一起,這魚怎麼分成了他們的難題。

有人提議提意將這些魚每一條分成三段,九個人分這三條魚,剩下的幾個人分竹摟裏麵的小魚小蝦,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大家否決,誰都想要這魚肉,小魚小蝦雖然難得,可魚肉才是最重要的。大家意見不統一,一直商量不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