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臣妾疑惑的是,臣妾的臉變成這個樣子,宮外的人應該是不知道的,怎麼福晉去了一趟景仁宮,便臨時起意來了碎玉軒呢?”
甄嬛含沙射影,即使沒有將話說的很明白,皇上也知道了她的意思。
皇上撥弄佛珠的手停頓了一下,道:“你先看看折子吧!”
“臣妾遵旨!”
甄嬛假裝仔細看了看,道:“臣妾仿佛記得,自古言官都有進言彈劾朝臣的自由,敦親王竟因為一時的口舌之爭而暴打張大人,實在是壞了祖製,壞了規矩!”
“不過,臣妾倒是不建議皇上此時處置敦親王!”
聞言,皇上不禁眯起了眼睛,注視著甄嬛,冷冷的問道:“為何!”
“回皇上!文官武官都是我們大清的根基,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但無論是哪一方傷了,歸根結底傷的都是大清的國本!”
“敦親王此時軍功在身,皇上若處置了他,隻怕會讓剛打完勝仗的將士們寒心,軍心不穩,便是大清朝不穩了!”
“敦親王征戰沙場,倒也是個英雄,常言說,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臣妾聽聞敦親王對福晉很是敬重疼愛,皇上不如讓福晉去勸敦親王,說不定敦親王聽了福晉的話,便同意去張大人府中道歉了呢?”
甄嬛為皇上出謀劃策道。
皇上點了點頭,緩和了語氣,道:“那你說誰去勸恭親王福晉呢?”
“皇上若不嫌棄臣妾無能,臣妾願為皇上排憂解難!”
甄嬛自告奮勇道。
有人分憂,皇上自然很樂意,但他依舊提醒甄嬛,道:“隻是,嬛嬛!敦親王這個樣子,朕遲早是留不得的!”
甄嬛聞言,知道皇上已經下定了決心,必除敦親王!
她連忙附和道:“敦親王若一向囂張跋扈,皇上若有此心,那便是江山黎民之大幸!但現在,還不是除去敦親王的時候!”
皇上點頭道:“嗯!沒錯,朕決意,代此事有所平息之後,讓你父親去任都察院要職,可以替朕彈劾百官!”
甄嬛立刻低下頭,不敢多發一言,皇上能對後宮的妃嬪翻臉無情,自然也會這樣對他的臣子!
她想起我的曾經說過的話,也不敢讓父親位居要職。
再說,她也不敢確定,這是不是皇上的試探!
皇上又接著說道:“光有你父親還不夠,那些不與敦親王和年羹堯親近的有才之臣,朕都要著意提拔,隻是此事現在還不好打草驚蛇,所以頗有躊躇之處!”
“皇上若實在擔心,想要安撫敦親王,倒也不難!敦親王和福晉兩人,早已是賞無可賞的富貴,加無可加的貴重了!”
“但可憐天下父母心,想來,也隻有在她們的子女身上下功夫了!”
甄嬛連忙說道。
皇上瞬間心領神會,他緩緩說道:“敦親王福晉生有一子一女,長女為慶成郡主,朕有意破例封她為和碩公主,位同妃嬪所生之女!”
“然後再封敦親王之子為貝子,以承父業!”
皇上也早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