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意外(1 / 1)

意外

不在計劃之內,稱為意外

江羿綿把泛黃紙張上的文字一句一句讀給坐在旁邊的少年聽,那些“淩雲壯誌”寫下時並不覺得很囂張,讀給另外一個人時才有了點羞怯。他嘴角泛起笑,念了一半發覺堅持不下去,幹脆卷了書頁,全塞到少年手中。

“你自己看吧。”

氣質儒雅的少年沒去管手裏的紙張,仍舊一眼不錯地盯著他看,眸子裏泛出笑意來。

“綿綿”,他聲音清冽,吐字清晰,明明很溫吞的兩個字卻被他念出一點冷意,他輕聲說:“又要耍賴。”

被說耍賴的人躺倒在沙發上,歪著腦袋問他:“你呢?你的當初呢?”

“當初…”坐著的人眼神沉下來,停頓了一會兒,“…我本不打算遇見你。”

18歲的黃楊曾麵臨一個抉擇。後來的他回看,覺得那隻是一個小決定,對於那時的他來說,卻以為是人生最大的抉擇。

這個決定關於要不要去外地上大學。但其實在很早之前,他就做好了決定。去廣夏,去看看海,去看看長江的盡頭。

當時張院長在電話裏笑他,說他地理沒學好,應該去春申,那才是長江入海的地方。他搖頭說不想,不想看長江怎麼入的海,隻想看長江要入的海。

漸漸邁入年老的人沉默了一下,勸他對往事不必一直放心上,會有新的記憶不斷產生,忘記的事自有忘記的道理。

他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隻是固執的沉默著。

張元成歎了一口氣,沒再要求什麼。

那一天,為孩子們操心大半輩子的人又給他打來電話,電話那頭卻是另一個熟悉的聲音。

“黃楊哥,怎麼辦啊,院長從樓梯上摔下來,動不了了,流了好多好多血,怎麼辦,院長他,我怎麼喊他都不答應嗚嗚嗚…”

少年的衣角飛揚在盛夏恍恍的白光裏,很快就看不見了,同在櫃台後的女生隻來得及聽清一句“幫我請假”。

離開蛋糕店的少年從人群和綠蔭中穿過,一步步恨不得能飛起來,神色倉惶,眼神悲切,路上的人紛紛為他讓路。

打工的地方離福利院不遠,黃楊用平時一半的時間就跑了回來。

直到病房的門被關上,黃楊靠著牆,一直“砰砰”亂跳的心跳才慢下來,和他一起得到休息。

班主任王老師的電話正是這個時候打進來的。

熱心的老師把廣夏所有的一本院校都看了一遍,給他列了幾個分數合適專業也好的,供他做參考。

黃楊用掌心抵住發漲的腦袋,壓著聲音道歉:“王老師,對不起,我需要重新考慮的我的誌願,可能,不會去廣夏了。”

“為什麼呢?你不是一直想去廣夏嗎?是覺得花費太高嗎?你別怕,孩子,我們可以勤工儉學,大學有很多獎學金和助學金,你不用擔心學費的問題。”

“不是因為這個老師,是我自己的原因。我會去上大學的,但是應該不會去廣夏了。”

王老師鬆了一口氣,又問他為什麼突然改變決定。

“您不用太擔心,我能應付的。”

王老師沒再問,他明白自己的學生是什麼樣的人,黃楊不願說,就是真的不希望他去幹預。

“你自己考慮好,遇到做不了決定的事兒就給老師打電話。”

少年眨了眨眼睛,說“好。”

人生的很多選擇題,其實早在提筆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決定。關於去廣夏還是留在湖北,這個問題在接到班主任的電話之前黃楊心裏就已經有了答案。

醫生說張院長的情況特殊,人是搶救過來了,脊椎受損,腿不一定能恢複,手也受了影響,後半生大概率都要待在輪椅上,甚至病床上。張院長26歲痛喪妻女,一門心思撲在福利院的孩子們身上,現在變成這樣,身邊沒人照顧,黃楊不能去太遠。

在江城找份活兒,一邊照顧張院長一邊上學,然後工作,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幾個孩子,再在江城老去,這本來是黃楊規劃好的一生。

至於後來為何截然不同,是那個被很多孩子叫做“張爸爸”的男人,不願做任何一個孩子的拖累,自己選好了路。於是江城這座城市成了黃楊的傷心地,成了他不敢再回來的地方。

黃楊的一生從這裏分割,像一顆汲汲吸取養分生長的樹被攔腰砍斷,隻剩下光禿禿的樹樁子,一片葉子都沒有。即使張院長的本意並非如此。

離開江城後黃楊的規劃其實沒有太大改變:在廣夏找份活兒幹,一邊上學一邊賺錢,然後工作, 盡自己的力多幫助幾個孩子,最後在廣夏老去。

他本不打算遇見江羿綿的。

他沒打算遇見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