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年間,一座靠近邊關的古城巍然屹立,塞外是遊牧民族騎馬揚鞭的草原,關內是吆喝聲不絕於耳的內城,靠近雁門地段是邊關首要的重地,而這裏也被稱為晉北。
位於太行山脈的綿延之地,同時還有一處修仙的好地方,人稱佛教聖地“五台山”這裏生活著人們看不見的修仙者,可謂動物和人一樣,熱衷於追求獲得真自在!
寺廟裏高僧如雲,香火鼎盛,相傳前朝時期寺廟就香火不斷。山中的精怪也不擾人,下來聽聽佛經,開開靈智,和人一樣,活在這世間難,動物們想成仙也難。
不光要每天在山林間穿梭填飽肚肚,也為學習人類思維語言,而偷偷潛伏在寺廟中,聽各位香客的心願。
這時候探頭探腦出來一隻雪白的狐狸腦袋,眼睛一眨一眨地盯著香案前的供果,心裏一邊嘀咕,什麼時候才能吃到果果,狐狸好餓。
這是隻幸運的小狐狸,整日在寺廟偷吃也不會被抓到,因為住持早就發現了,再加上鄰村的奶奶是位好心人,每次上山拾些柴火,都會刻意在樹下留些食物,雖不是災荒年,但人們日子過得也艱辛,就這樣一個行為也能體現奶奶的善良。
就這樣一來二去奶奶放在樹下的食物全進了這個小狐狸的肚肚,這太陽還沒下山就又盯上了香案前的果子。
果果,果果啊,進狐狸肚肚,她一邊念叨,一邊抬頭看了眼香案上供奉的五爺,五爺的臉是黑色的,泥像在黑臉的襯托下,也顯得格外威嚴。
小狐狸心裏有點膽怯了想著五爺,勿怪,狐狸確實肚肚餓,一天沒吃東西了,奶奶雖然平時會放一些食物,但哪裏夠狐狸吃飽,當然狐狸也是懂得報恩的,每次奶奶撿一些幹樹枝拿回家燒火,她也會在山中采一些中草藥放在奶奶放食物的樹下,就當是報恩了。(狐狸今年有五百歲了,但看她還像是人間孩童的心智)。
吃完水果也沒有剛才那樣餓的感覺,狐狸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隻是自己還得為明天的食物繼續奔波,她也好想像人一樣可以出去勞動換取報酬,心裏鼓勵自己,加油努力,隻要好好修煉一定可以化形成功的,那時候自己就可以下山找一份活幹,嚐嚐人間的美食。
心裏在想著這個事情,有著無盡的動力,瞬間就不再是沮喪的小狐狸,想著阿娘告訴自己的話,她也知道修行不易,在人間不可用自己的修為胡作非為,更不可以禍害他人,雖然身為狐狸,卻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在這人世間生存,切不可貪婪。五爺也不知道會不會責怪自己每天去偷貢果,到現在自己都在心裏嘀咕,求原諒,狐真的不是故意的。相信五爺普渡眾生,不會真的怪罪自己,她還是多做點善事,反正自己是住在寺廟附近的狐狸洞,也可為上山迷路的人指點一下路線。想到這兒安慰自己,狐也不是一無是處嘛!稍微有點得意的小情緒。不過很快就壓了下來,因為自己就算化形成功了,又會幹什麼呢?山下的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又會什麼,刺繡不會,識字隻是聽聽佛經而已,談不上會書寫,又如何謀得一份生計。
算了,狐邊走邊看,還是先好好修煉吧,想想,明天去給奶奶找找什麼草藥。就這樣嘟囔著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