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裏根據兒時奶奶哼唱的旋律改編的歌曲,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算是完全的創新之作,但也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與情感。
因此,他們並沒有將這首歌正式發行,而是選擇先把它放到網絡上試試水,讓更多人聽到這首歌,混個臉熟。同時,他們也明確標注了這首歌的首發信息以及詞創作者。這樣做既可以讓大家了解到這首歌的背景故事,又能夠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畢竟,好的作品總是需要時間來沉澱和積累的。
還沒來得及看到更多反饋,葉頌和庫裏就接到了一通特別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著,仿佛在預示著某種重要的事情即將發生。葉頌和庫裏對視一眼,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們知道,這個時候打電話過來,肯定不會是普通的問候或閑聊。
當拿起聽筒時,他們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宋芳。她的語氣焦慮而緊張,這讓葉頌和庫裏的神經立刻緊繃起來。宋芳和葉倉都是那種不輕易向別人求助的人,他們獨立自主,習慣自己解決問題。所以,這次他們主動打電話來,一定是遇到了真正無法克服的困難。
葉頌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姑姑,怎麼回事?別著急,慢慢說。”庫裏則在一旁默默地聽著,他的眼神透露出深深的擔憂。
宋芳在電話那頭簡要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宋葉的父親宋大誌在欠了一大筆賭債後,為躲避債主追殺離開了村子。有人說在車站和橋洞見過一個邋裏邋遢瘋瘋癲癲的流浪漢,有一點像他。
兩人去了村民和他相遇的地點都沒有找到宋大誌,無法,他們開始大海撈針的挨家福利院排查,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叫宋清淺的女孩。
宋芳在離開前,精心準備了一張紅色紙張。她用細膩的筆觸,將孩子父母的姓名、生辰以及閨名都一一寫在上麵。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深的情感與祝福。然後,她小心翼翼地將這張紅紙折好,輕輕放入繈褓之中。
上次回來時,宋芳曾悄悄向宋大誌打聽有關送到福利院的信息。然而,正當她準備詢問具體是哪一家福利院時,塞納其突然走進房間,打斷了她們的對話。這個意外的打擾使得宋芳無法繼續追問下去,隻能暫時將這個問題擱置一旁。
聽完宋芳的敘述,葉頌和庫裏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葉頌毫不猶豫地說道:“別擔心,我們馬上出發去找你們!”
庫裏點點頭,表示讚同。他們迅速準備好必要的裝備和物資,踏上了回葉頌老家的路程。
以葉頌對宋大誌的了解,此人雖然奸懶饞滑,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極強。反正他是絕對不會因為這點事就被逼瘋,他很有可能是裝瘋以此掩蓋自己的行蹤。
宋芳他們沒有找到他,很有可能是被他發現了。葉頌決定回去後,喬裝打扮一番悄悄探尋。
畢竟比起毫無頭緒的大海撈針,還是找到宋大誌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