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看似完美無缺的計劃,在實際推行的時候卻遭遇了來自民間強大的阻力。原因無他,隻因普通百姓對那所謂的“蝗神”懷著深深的敬畏之情。在他們質樸的觀念裏,若是將這些被視為神靈使者的蝗蟲吞入腹中,那麼來年必將遭受更為嚴重的災厄。
盡管,大秦的官員們曾親身領略過蝗蟲的鮮美滋味,率先垂範,親自食用蝗蟲,並耐心地向民眾傳授分辨哪些蝗蟲可供食用、哪些不宜入口的方法與訣竅。
但是心中的害怕,哪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好在那些家境貧寒、已然走投無路的窮苦百姓選擇嚐試這種前所未有的食物來源,也算是有些成效。
而對於那些家中尚有存糧、日子還算過得去的人家來說,讓他們接受以蝗蟲果腹仍是一件難以想象之事。
見到即便是官員們進行示範也收效甚微,高要再一次進言道:“啟奏陛下,微臣有應對之策。”
秦始皇對於高要一直挺滿意的,會說話,又有腦子,已不再將其視作一名僅供差遣的卑微馬夫或尋常廚子,而是意識到此人乃是頗具智謀之士。
因此,秦始皇欣然應允,表示願聞其詳,聽聽看高要究竟能提出怎樣精妙絕倫的良計。
“陛下啊,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盡管如今我大秦的各級官員乃至陛下您本人皆已品嚐過蝗蟲,但是普通人不知道蝗蟲的美味。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廚子,那些窮苦人家也隻能用最基礎的辦法烤螞蚱吃。我想到外麵去開一間酒樓,裏麵就用這些蝗蟲作為食材。”
“允。”
高要是個心胸寬廣、毫不藏私之人,他所掌握的眾多食譜,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其他廚子們。正因如此,即便秦始皇有那麼一段時間未能品嚐到高要親手烹製的珍饈佳肴,也並未感到絲毫不快。
不過話說回來,盡管他人依照高要所授之法去做菜,但味道總歸是稍遜一籌。畢竟在那個年代,師傅教導徒弟時往往都會留有餘地,高要自然也不例外,他還是悄悄地給自己留下了些許“獨門秘方”。就像後來秦始皇再次嚐到那曾經熟悉的菜肴時,雖覺其滋味尚可入口,但與高要親自下廚之作相比,終究是差了那麼一些火候。然而,這並不妨礙眾人對這些菜品的喜愛。
沒過多久,鹹陽城中便新開張了一家名為“如意高升”的飯館子。這家飯館一經開業,便吸引了無數高官顯貴紛至遝來。店內的菜色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每一道菜名都起得極為講究且寓意美好。諸如“步步高升”“飛黃騰達”之類的美名,光是聽聞便能讓人不禁心生向往,心甘情願地為之慷慨解囊,隻為一飽口福。於是乎,“如意高升”飯館迅速成為了鹹陽城中最熱門的飲食場所之一,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美食狂潮。
一開始他們是不知道食材是什麼的,但是吃著好吃,知道了是蝗蟲以後依然不舍得放棄。還私底下向高要買方子。
等到蝗災完全過去了,如意高升飯館沒了原材料,這些人甚至有些戀戀不舍,倒讓他們開發出了新食譜,一些以前不曾出現在餐桌上的昆蟲,也出現在了人們日常飯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