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所有當天在親王殿下被俘現場的有關人員,全部帶走,單獨圈禁。
第三馬上擬定兩份計劃,評估能救出親王殿下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如果救不出來讓親王殿下“戰死”的計劃。
天皇的首相,為什麼會這麼做呢?武士道的忠誠很多時候是會被人當成武器使用的!維護天皇和帝國的聲譽要比一個或者幾個皇族的生命可重要多了!
東條英機是南進派的首腦人物,而恰恰是自己極力維護的這個天皇家族,卻是大陸派的一貫支持者,東南亞出擊都已經箭在弦上了,天皇對軍部的行動動方案還是曖昧的態度就很說明問題。
尤其是天皇陛下在陸軍中的這兩個弟弟,搞的那個所謂的遷都北平的計劃,根本就是要把整個帝國牽到中國戰場那個泥沼中。
大陸派和南進派的爭鬥在1937年是大陸派占上風,東北的經營給了帝國很大的實惠,所以軍部當時是一片的拿下整個中國的呼聲,而37年全麵開戰後,沒有預料到的遭到中**民的頑強抵抗,給了大陸派一個重重的耳光!
謀取外蒙古和西伯利亞的希望也在諾門坎被擊碎,和中國全麵開戰後,英美等國家對日本實施的經濟製裁又使帝國的戰爭機器日漸維艱,此時,南下奪取石油和航路的南進派就開始反擊了。
這種爭鬥持續了四年多,直到東條英機上台組建內閣後,才確定了南進的方案,而以兩名親王為代表的大陸派還在對天皇施加影響。
借八路的手除掉大陸派的領頭人物,既能在日本國內激起對中國的仇恨,又能使天皇轉而全麵支持南進的計劃,東條首相的算盤就是這麼打的!對天皇的忠誠和日本帝國的忠誠是一回事!犧牲一兩個親王而能實現大東亞聖戰的勝利,是值得的!
所以岡村寧次現在是從外圍調動重兵開始要圍剿親王殿下可能在的區域,日本的情報部門,特高科等等都開足了馬力,正在做一切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準備。
這就是楊棒子不知道的事情了,這還算是近的!就在他抓了這個親王的同一天,在萬裏之外的歐洲戰場上,列寧格勒的戰壕裏,朱可夫接到了斯大林發給他的任命,召他回莫斯科,擔任抵抗德軍“台風”計劃的蘇軍主帥。
此時的蘇軍剛剛經曆了基輔會戰的慘敗,從夏天開始的戰爭打到這時候,蘇軍損失了將近700萬的兵力!而麵對德軍發起的旨在拿下蘇聯首都莫斯科的“台風”作戰,斯大林手頭竟然無兵可派了!
麵對一百五十多萬德軍的莫斯科防線,才四個集團軍三十多萬人,朱可夫來了也頭大!
好在秋雨開始連綿不絕地下上了,德軍的裝甲集團軍的行進速度被爛泥折騰的大大減慢,朱可夫分析了遠東的局勢後,下了一個賭注,押定了日本陸軍不會對外蒙古和西伯利亞再有大的軍事行動了。
二十五個最精銳的步兵師和十六個裝甲旅開始趕赴莫斯科戰場,這和楊棒子抓個日本親王都關係嗎?有!太有了!
兩位親王殿下是大陸派的代表人物,他們不光是腦袋發熱地要遷都,他們一直盯著的就是外蒙古的大草原和海參崴的不凍港!
尤其是秩父宮雍仁親王一直在策劃對遠東的蘇軍再次發起進攻,他本人在關東軍將領中威望很高,關東軍可是要報諾門坎之仇的!
三笠宮崇仁親王被俘後,他哥哥被軟禁起來,大陸派沒了領頭的,東條首相又利用這件事全麵壓製和打擊軍中的大陸派,使得無人敢再提對蘇軍作戰的計劃,全部帝國的武裝力量都在準備東南亞作戰,這樣,蘇軍才敢把遠東的精銳盡數調到莫斯科前線去。
這麼說,楊棒子逮個親王是不是間接地支持了蘇聯的莫斯科會戰呢?隔著一萬多裏地,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應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