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那意思就是說,抗曰本來就是他郭某人自己選的路,以死殉國死而無憾,但是堡子裏還收容了從鬼子那邊逃出來的幾百名老鄉,其中大部分是老弱婦孺,希望楊隊長能來把這些人想法子解救出去。
另外就是把女兒托付給咱政斧了,郭老先生的意思是自己這次要和鬼子血拚到底了,就這麼一個親人在身邊,還是咱政斧的人,送回來也算是沒了後顧之憂了。
兩下裏都是容不得半點遲疑的事情,還沒作出決定呢,受傷的政委也回來了。
好家夥,一下子三件事就攤在了眼前!!洪政委遇襲那說明根據地裏滲透進來鬼子或者是**了,這些人要幹啥還沒鬧清楚。
一北一南都是分分秒秒正在死人的大事,手上就這些兵,怎麼分配?怎麼打?所有人都不吭氣地看著楊棒子。
咱先不說楊棒子要怎麼處理這三件撓頭的事情,回頭說下這鬼子都不願意來這裏駐防的銀坊鎮,為啥突然之間來了那麼多的鬼子,還要把老鄉和偽軍都轟出鎮子去呢?
這事啊還得從一個月多前說起,1941年的8月,昭和天皇裕仁接待了一位親戚,自己的兄弟秩父宮雍仁親王,這夥計可和自己的“學者”兄長不太一樣,嗜好戰爭,也是天皇幾個兄弟裏軍銜最高的,當時已經是陸軍少將。
這次會麵裕仁這位從小就是叛逆出眾和總成為謠言中心的兄弟,給天皇帶來份計劃,裕仁看完後下巴頦差點沒掉地上!
這位思維太活躍的親王殿下居然建議把大曰本帝國的首都,從京都遷到中國的北平去!他建議帝國應該和已占領的中國領土上的汪政斧等合並成“和朝”,這樣就把曰本從一個島國演變成大陸國家。
從小就讓著自己這個兄弟的裕仁,並沒有當麵反駁和否決這個建議,而是勸說親王再去中國好好地考察一下,等回來後再召集大臣們一起研究遷都的可行姓。
其實擅長打太極拳的天皇就是想把自己這個腦瓜子過熱的兄弟,打發的遠遠地,別在自己跟前冒這種不著邊際的言論。
可是秩父宮雍仁親王還就當真了,還拉上了自己四弟三笠宮崇仁親王,從天皇哥哥那死切白咧地要來了旨意,打著考察遷都可行姓的旗號,跑到北平來了。
這人比人有時候就是氣死人!哪怕生在一個產房,同時間出生的,你就是販夫走卒的後代,你旁邊那個也是光**亂嚎的主,沒準就是哪個貴族的後代,這個沒招!誰讓人家生的好的!
崗村大將牛氣哄哄的,連東條英機都不放在眼裏的主,見了這兩後生崽子也沒招,還得90度彎腰地伺候著,人家那是正了八經一個娘生出來的皇族!
親王要考察,天皇還給下了旨意,那咋辦啊?本來就焦頭爛額指揮華北大作戰的崗村老頭,聽了遷都北平的計劃,哭笑不得還不敢表示出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讓親王殿下四處走走,然後送回國比較的穩妥。
本來是安排兩位親王以天皇特使的身份,到一些城市的駐軍去慰問下,鼓舞下士氣就可以了,沒想到天皇的這位二弟,壓根就不是個按部就班省油的燈!才出了北平,到了第一站保定,就提出要去第一線戰場上去看看。
不讓去?能成嗎?親王殿下穿的可是軍服!那不是讀書讀來的,據說也是上過戰場的,有軍功的,那脾氣誰能攔的住啊,自己就去兵營點兵去了!
這就是崗村大將急招清水大佐回來的原因,兩位親王身邊必須有可靠的人員保護才行,清水熟悉八路的戰術和根據地情況,手下還有一幫子特戰隊員,做親王的保鏢是再合適不過了了。
就這麼的,兩位親王率領一個大隊的護衛隊,浩浩蕩蕩地先到了紫荊關,又膽特肥的下令開到銀坊鎮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