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潮汕第一頓必須是牛肉火鍋才是對潮汕最大的尊重,於是林汐月三人直接打車去了金平區一個比較出名的牛肉火鍋店。
火鍋店不隻整排都是他們的門店,而且還有擺渡車帶客人去別的地方吃。
林汐月吃的非常的飽,不愧是好評多多的牛肉火鍋店,這家店可以稱得上是林汐月內心火鍋店排名的前三了!
汕頭因為美食出圈,但是林汐月覺得汕頭的景色也很美!
吃飽飯就適合在日落的時候來東海岸走走,吹吹海風欣賞日落!
日落的時候剛好在海灣大橋這邊,所以是看日落的最佳位置!
看完日落林汐月和另外兩個人就在海岸邊散步,時不時坐下來吹吹風欣賞美景。
早上林汐月起的特別早,所以他們決定去吃早茶。
汕頭早茶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特點是“口味獨特,品種多樣”。
汕頭的早茶有148款,其品種之多令人咋舌。
除了傳統的糯米雞、豬肝糯米飯、燒麥等小吃以外,這裏的菜肴也是非常有特點的,如潮汕菜的牛肉粿條和砂鍋粥。
這家藏在小公園附近騎樓裏的茶樓,古色古香,韻味十足,二樓是用餐區域。
坐在窗邊,可以一望老市區的車水馬龍,以及那些古老的建築。
茶點精致美味,用料足且,衝茶食茶配茶點,很是愜意。
汕頭小公園真的很好看,仿佛穿越回到1930的汕頭歲月。
“小公園”其實不是公園,而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標誌,始建於上世紀初,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民國建築群。
整個小公園折射出的建築風格都是民國時期風格,而且大部分是騎樓建築。
遊玩小公園看的就是這些具有南洋風格的民國建築,體會百年前繁華的汕頭埠。
以小公園為中心的老城區擁有著汕頭最多的記憶。
明朝時這裏還隻是一個小漁村,直到清代設立稅站,建築炮台,才改舊稱沙汕叫做沙汕頭,後來逐漸簡稱為汕頭。
清末至民國時期,汕頭的老城區便以小公園為中心,洋樓四起,形成為當時最為繁華的商業區和居民區。
這個時期也是汕頭人下南洋謀生的高峰期。
這些僑民擁有一定經濟實力後又回到汕頭投資實業,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汕頭的繁華。
1991年,整個汕頭市被設立為經濟特區,工商業得到迅速的發展,成為整個潮汕地區最為現代化的城市!
如今小公園周邊的永安路、永和路、永泰路、永平路和升平路呈放射狀散開。
民國初期融合西洋建築風格的騎樓矗立在這“四永一升平”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景。
街麵的店鋪林立依舊,許多老物件都能在這裏淘到,而各種汕頭特產及小食店也集中於此,人聲鼎沸!
以往林汐月對汕頭的印象除了美食,就跟福建的閩南地區一樣,到處都有祠堂和廟宇。
這些廟堂裏供奉的都是潮汕人信奉的各路“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