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都皇宮各處燈火通明,不時的有小太監和宮女來回走動。
但是他們的腳步都很輕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音。
所有宮中內侍都低著頭,不敢四處張望,小心翼翼的伺候著自己的主子。
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整個皇宮一片安靜。
東閣內閣值班房中六位內閣大臣全都正襟正坐。
沒有人說話,要麼是閉目養神,要麼就是滿臉嚴肅,眉頭緊皺的樣子。
不一會兒一個滿頭白發的太監小跑進來,因為著急滿頭大汗也沒有來得及擦拭。
看到老太監進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老太監的身上。
“嚴閣老李閣老陛下召見,快隨咱家麵聖吧!”
老太監沒有與各位內閣輔臣們客套,直接說明來意。
而被叫到名字的兩位大臣也沒有囉嗦其他的。
直接就起身隨著老太監離去,留下其他人還在那著急的等待著什麼。
一個時辰後,又一個太監來到了東閣,不過這次來的是一個小太監。
幾位留守東閣的大臣看到小太監腰纏白布就知道了小太監來的目的。
隻見小太監進門後直接跪地大喊:“皇上薨了!”
這聲皇上薨了的叫喊聲,像是打開了久違的寂靜一樣。
皇宮大內到處都是哭聲,不管真心還是假意,所有大臣和太監宮女全都跪地痛哭。
大周曆890年9月1日,剛剛繼位一個月的大明皇帝泰昌帝駕崩。
大周曆890年9月8日太子朱由校繼位,改元天啟,奉生母選侍王氏為太後。
內閣首輔嚴嵩,次輔李東陽,其他四位內閣輔臣分別是首輔嚴嵩的弟子門生。
天啟帝登基一個月後,整個大明王朝都流傳著新帝喜木工。
在宮中單獨設立木工房,天天沉迷於木匠工藝,整日不理朝政。
寵信宦官魏忠賢,汪直等人和首輔嚴嵩聯手勾結在一起把持朝政。
致使大明民不聊生,朝堂之上烏煙瘴氣。
東林諸賢多次寇闕覲見勸諫皇帝臨朝聽政未果。
很多大臣甚至到宮門外跪坐反對,而天啟帝不聞不問,依然如故。
為此很多清流紛紛辭官回鄉,一時間整個大明風雨飄搖,人心惶惶。
大陸各國紛紛磨刀霍霍,陳兵邊境,都想趁此機會分一口大明王朝的肥肉。
而此時的紫禁城木匠房中,朱由校可沒有像外界流傳的那樣酷愛木匠工藝。
木匠房中外間擺放著各種木匠工具,還有不少的木匠在那忙活著。
但是他們卻不是在打造家具而是打造某種弩類武器。
其中卻沒有朱由校的身影,沒一會兒功夫,就看到一個小太監從外麵進來。
沒有在外間停留,直接開到一處暗門處,開門走了進去。
而暗門內部確是另一個景象,有很多的大小太監忙來忙去。
有的在低頭狂書,有的抱著一摞紙張不時的分發給別人。
還有人來會的收取已經寫好了的紙張進行分類,反正不一而足。
這個小太監進來後也沒有人搭理他,大家都各忙各的,沒有人有時間去關心別的事情。
而小太監也不在乎這些,徑直來到一個房間門口敲門而入。
這個房間內卻沒有了外麵的忙碌,相反倒是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