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一家團聚 別樣心思(1 / 2)

均州城,吳府,又到了一年桂花盛開的時節,滿院飄香,沁人心脾,聞著隻叫人精神矍鑠,筋骨自舒。

院子裏,林淑玉正陪著娘親跟喜兒在說著家常話,一張桌子上擺滿了各種瓜果糕點,還有一些精致小食,三人這邊聊得熱鬧,那邊陣陣孩童的嬉鬧聲,追逐聲,打鬧聲不絕於耳,除了自己家的幾個孩子,晉王府的小郡主居然也在這,滿院子歡快的聲音。

婦道人家,聊的無非是些家長裏短,還有這一路均州之行的所見所聞。

沒來之前,她們都隻是聽說這均州之地向來貧瘠苦寒,偏遠閉塞。可等到一行人下了船,過了安平縣進入均州境內,看著那寬闊平坦的官道,還是頗感意外,這可不像閉塞之地該有的樣子。都說山高多匪,初時喜兒還頗為擔心,畢竟他們這次舉家過來均州還是女眷居多,可平兒卻一再讓他們放下心來,他們這才安心趕路,果然,到廣平縣四五日的路程,別說是山匪流寇,就連晚上在路邊的林中宿營也無一人打擾,尤其是進了廣平縣城,要不是看見城門樓上那大大的牌匾,他們還以為是進了均州府城,城門樓雄偉壯觀,眾人進了城,隻見商鋪林立,街道相互交錯,布置有序,商賈小販,閑賦路人比比皆是,叫賣之聲也是不絕於耳,比起太平縣不知熱鬧了多少倍。

幾人好奇詢問,才從平兒口中得知,又到了開市的時間,所謂的開市,就是每年靠近年尾的時候,均州各地的商人都會把貨物集中送到廣平縣城裏來集中交易,後來就有了這個叫法:開市。

三位婦道人家聊著聊著,不知又聊到了什麼趣事,竟然還時不時傳來陣陣歡笑聲。

旁邊,吳迪跟賀知章正在一棵桂花樹下喝茶,交談,應該是在說正事。

你已經在戶房待了一個多月,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馬上廣平縣就到了開市的時間,明日一早你就跟著方義真他們一起過去吧。

賀之章聽完麵露難色,他到了均州之後,就被吳迪安排到了戶房做事,雖然隻是一個胥吏,可他隻是一個貢士,在越州城等的那段時間,他見過多少排名靠尾的進士都未必能混個差事做,最後隻能無奈離開越州城,而他一個貢士,卻能直接去府衙戶房做事,按理來說應該相當滿足了,可一想到那要去的地方,他又有些擔心。

廣平縣新建府庫以及吳迪對於那府庫的用途,他在來均州的路上也聽平兒說了不少,那可是相當於均州府的庫房了,因為要給均州商人提供便利的原因,那裏的賬目駁雜,數目龐大,非常容易出現差池,萬一出了問題,那丟的可是國庫的銀子,丟了差事是小,萬一要是牽連到了吳迪這個知府,那可就是雞飛蛋打,鑄成大錯了,更別說可能還會人頭不保了。

這也是他擔心的地方,與其去那種是非之地,還不如在府衙戶房做一個坐班小吏,官職雖小可卻出不了什麼大錯,他又是剛來均州,舅哥又是堂堂知府,隻要自己好好當差不出差錯,時間久了自然不愁混不到一個好差事了,現在卻……

他弱弱的說道:廣平縣庫房涉及府庫稅銀,關係重大,我初來均州,一應事務都不了解,萬一有了差池,我倒無所謂,就是怕因此牽連到你就不太好了。

吳迪見他麵有難色,並不知道他的小心思,隻當他是擔心出錯,還一旁安慰道:這個你不用擔心,廣平縣府庫建了也有幾年了,如今所有的事都有了章程,之前的人也都熟悉了各項事務,隻是現在均州各縣發展越來越好,這往來的銀錢多了些,賬目就繁雜了一些,自然就多需要些人手,方義真做事謹慎小心,勤勉,有度,你跟著他過去,凡事先聽他調度,時間久了自然就能熟悉這些事務了,說起來這涉及銀錢之事,無非是需要小心,心細而已,你這麼年輕,心思自然活絡,不用太夠擔心。

好吧。

說的有些勉強,可賀知章還是應了下來。

吳迪見他同意,又跟他聊起了越州城會試時的一些趣事,他以前也經曆過,二人也有共同話題,聊起來倒也相當投機。

晚上吃飯的時候,賀知章向喜兒跟娘親告別,她們三人才知道他被調去廣平縣的事情,婦道人家對官場之事一竅不通,是福是禍她們更不會多想,畢竟這是自己家人安排的差事,絕對錯不了。

倒是林淑玉在臥房裏問起了吳迪:知章他們一家剛到均州,你何苦要把他調去廣平縣,這不是讓他們一家分離嗎?

她現在肚子已經越來越明顯了,每晚睡覺之時都需小心翼翼,以前的那些閨房之樂二人已經消停了好久,吳迪小心的扶著她躺下,跟她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他有些話沒有跟賀知章說透,他讓賀知章去廣平縣府庫就職有多方麵的考慮。

一來:他雖做到了均州知府,可入仕以來,自己一直克己奉公,從未做過因私廢公,走後門兒這樣的事,戶房現在正是需要用人的時候,他才讓賀知章這個貢士去戶房做事也算合情合理,也無需擔心別人說他徇私舞弊,濫用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