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宜祭祀 遷宅 開業。
通判大人搬新家,消息很快就傳遍開了。頭一天,李貴就已經帶著娘親跟妹妹一家人來到了落葉城,喜兒對這個新家倒是喜歡的很,吵著讓嫂子給她留一間房間,她要長住,林淑玉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她對這個小姑子也很喜歡,性格直率,有她在家裏氣氛都熱鬧不少。
李貴倒是忙個不停,來這裏做管家不比在太平縣,太平縣最多隻是些商賈富戶。來了府城,接觸的全都是官家之人,規矩,人情世故更為複雜。好在兒子跟著吳迪這麼多年,雖然年紀小,性子沒他那麼穩,可所見所聞,規矩這方麵還是知道一些。
通判大人搬新宅,知府孫敬知跟江善財都派了心腹師爺來送看賀禮,雖然沒有親自來,可禮物卻十分貴重,也能看出對這新來通判的重視了。
府衙的各房主事,都親自來送了賀禮,當看到這麼大的宅子之時,全都相互望了望。看來傳言所言非虛,能做到各房主事,最重要的本事就是對上司十分的了解,他們早都打聽清楚了,這新來的通判做官之前可是跟著瑞王經營買賣的,看來傳言是真了。要不然這麼大的宅子,就憑這通判的俸祿是萬萬買不起的,更何況他還是剛到的落葉城,即便是有外財,也不可能短時間弄到這麼大一筆銀子。眾人心裏泛起了嘀咕,這上司這麼有錢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了。
除了府衙的同僚,城裏的富戶倒是很少來,不是不想來,這可是通判,誰不想巴結,可送禮也是需要門路的,他們想來也來不了了,倒是客家酒坊劉掌櫃和城東藏家酒坊孫掌櫃,仗著以前的交情來送了禮,說是代表東家的。還有一人倒是讓吳迪沒有想到,居然是大乾商行的劉章,三人見了麵,也隻是相視一笑,仿佛之前的事情從未發生過一般。
管家李貴本來不想讓他們進來,最後怕拿不定主意,讓兒子去問了一下吳迪,吳迪想了想還是讓他們進來了,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今天畢竟是個高興的日子,又讓妹夫賀知章去招呼他們,嶽父一家人自有夫人招待,他是不用管的。
府衙的各房主事他倒是親自去招待了,如今已經回來兩個多月了,當官沒有自己的心腹也是萬萬不能的,之前因為皮四被抓之事,他還特意找江喬林聊過,江喬林雖然沒有明說,可話裏的意思也很明顯,他知道吳迪並不信任他,讓他帶人去保護證人也隻是打草驚蛇。不過他並沒有怨言,日久方能見人心,他相信來日方長,吳迪會信任他的。
至於讓劉一虎去碼頭,剛好住到了皮四,確實有運氣的成分。那皮四為人狡猾,他們去保護證人的事情,他肯定會知道,頭幾日必然不會露臉,過了四五日,以他的性子也該露麵了。為何是碼頭,原因也很簡單,藏人最好的地方莫過於碼頭了。
吳迪對於他能猜到自己的意圖並不感到奇怪,能做到府衙的總捕頭,豈是頭腦簡單之人,能想到這些也很正常。
晚宴過後,林寶生還特意去請了戲班,說是給姐姐姐夫暖暖宅子,就連樂師都是從雅樂軒高價請來的。
戲台之上,舞姬舞姿曼妙,身姿輕盈,宛如仙子在翩翩起舞。後台的樂師,簫管之聲嗚嗚咽咽,笛聲清揚悅耳,古箏漫如流水,空靈柔和。一首琵琶曲,更是如銀珠落盤,亂如碎玉。聽得人如癡如醉,就連吳迪這不懂音律之人也能沉醉其中。
退場之時,吳迪更是每個人都給了賞錢,隻是大家都沒注意到退場之時,有一個樂師竟有幾分留戀之意,眼中更是充滿了滿滿的愛意。
出了側門,早有馬車等在一旁,班主媽媽今晚也是高興,能在通判大人的新宅子表演,還得了賞錢,這以後說出去也是臉上有光了。
所有的姑娘都要跟她一起回去,隻有一位是個例外,她要單獨離開,這都是提前說好的。
隻聽那女子說道:劉媽媽,那我就先回去了。
班主劉媽媽笑著說道:婉如姑娘,想不到你一首琵琶竟彈的如此的出神入化,要不要來我們戲班呀,這賞錢肯定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