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後院的一間屋子裏,這裏是平日知府孫敬知忙完公務休息的地方。此時,刑房主事吳福林正卑微的站在他麵前說著話。
大人,剛剛吳通判讓人來傳話,讓卑職把這幾年所有跟大乾商行有關的卷宗都整理出來,他要一一查看,您說他是不是想……
這吳福林也是一臉無奈,他能做到一房主事也不是簡單的角色,他很清楚這大乾商行背後的人是誰了,以前就是通判李仁安跟知府,往大了說背後是王爺,雖然如今李仁安被革職了,可知府大人還在,這個時候吳迪讓他整理跟大乾商行有關的卷宗,意思不言而喻了,這是要秋後算賬了呀。他肯定是要來請示一下知府大人的,否則萬一出了紕漏,他可擔待不起。
孫敬知知道他的心思,望了他一眼說道:既然吳通判讓你把卷宗找出來。那你就找出來給他便是了,這有什麼好擔心的,你莫非是擔心他秋後算賬不成。之前的那些案子李通判已經都審理好了,做生意,買賣雙方你情我願,即便如今這李通判被革職了,你說吳通判也不會仗勢欺人吧。
吳福林戰戰兢兢的說道:大人說的是,卑職這就去案牘庫找卷宗。
吳福林剛出去,孫敬知就冷哼了一句:哼,查吧,事情鬧得越大越好。
通判的當值房中,吳迪望著幾袋卷宗,笑著說道:沒想到還真不少,除了這些,還不知道有多少人選擇忍氣吞聲的,難怪鬧得民怨沸騰的。
李師爺說道:大人,你讓吳主事把這些卷宗都找出來,莫非是準備重新審理這些案子不成。這大乾商行背後可是晉王爺,大人一定要慎重行事啊?
吳迪無奈的說道:是啊,我又如何不知,可聖上讓我來當這個通判就是處理這些事的,我又能如何呀?總不能不管不顧吧。師爺莫非有什麼好主意?
李師爺想了想說道:大人,這些都是陳年積案,有一些都是李通判已經審理過的了,您才剛剛上任,隻用處理好眼下的案子就好了。這大乾商行的背景,想必那些跟他合作的商戶也都知曉,卑職倒是覺得大人可以先把他們叫過來,做買賣講究的是和氣生財,隻要以後不再讓大乾商行強買強賣就行了,大人安撫好他們便是了。想必他們也清楚這裏麵的利害關係。
現在也隻能如此了,其中還有一些我認識的,希望他們都是聰明人吧。
客家酒坊的劉掌櫃和藏家酒坊的孫掌櫃,在李仁安被革職之後就被放了出來,好在東家去大牢裏打點了,這才讓二人在獄中沒有受多少皮肉之苦。最近聽說新來的通判已經上任了,二人也一直在觀望,實在不行隻能繼續跟大乾商行合作了,誰讓他們的背景太大了。
這日一早,就有衙差來傳話,讓他們二人去一趟府衙,說是新來的通判大人要見他們。之前城中早有謠言,說是新來的通判是吳迪,二人也是半信半疑。畢竟幾年之前,那還隻是一個找他們賣酒的年輕人而已,誰能想到這才幾年的功夫,他已經成了落葉城的通判。
二人來到府衙,當見到果然是吳迪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
草民見過吳大人。
吳迪笑著說道:兩位掌櫃的快起來吧,我們認識了多年,不過如此客氣。今日把二位找來是為了你們跟大乾商行的事情。
二人不知他的態度,謹慎的問道:不知道大人的意思是?
大乾商行強買強賣,本官自熱是不允許的,你們回去之後,可以重新跟大乾商行協商雙方合作的事情,做買賣自然要對雙方都有利,如果他們還是仗勢欺人,不論他們背後是何人,本官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的。不過,之前的那些事情,李通判已經審理過了。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多個朋友多條路嘛。有的時候吃些虧也未必是壞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二人對望了一眼,顯然都已經猜出了吳迪今日把二人叫來的目的。吳迪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他們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大乾商行的背景不一般,真要鬧翻了,吳迪的下場他們不清楚,他們二人肯定是要吃虧的。
藏家酒坊孫掌櫃望了一眼劉掌櫃,小心的問道:聽說嘉州的劉掌櫃還在城裏,不知道這酒的生意大人有何打算?
吳迪隨口就說道:這個生意上的事情,你們可以直接去找劉掌櫃商量。本官還是那句話,做生意講的是雙方自願,互惠互利,隻要你們覺得一起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此事我自然不會插手。
大人說的是,那草民就先告退。
二人正準備離開,吳迪卻突然叫住了二人說道:二位稍等,我有一事想勞煩二位,聽說城裏多有商戶與大乾商行有生意上的往來,還有些鬧得不愉快。如果二位覺得我這樣處理合適的話,我想請二位幫我帶個話給他們。當然,如果他們執意要索要賠償,本官也一定會替他們做主。不知二位掌櫃願不願意幫本大人這個忙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