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皇上啟封。”司禮內侍聲音不緩不急,尖細陰冷,沒有一絲感情。旁邊一個內侍托著盤子將一個淺黃色的錦囊送了過去,裏邊裝的是徐熙早就擬好的題目。
徐熙拿過錦囊,親自開啟卷宗,將上邊寫好的題目念了一遍,司禮內侍又將這題目在太和殿前邊大聲誦讀了幾遍,就聽一聲鑼響,殿試正式開始了。
徐熙坐在龍椅上,眼睛巡視了一圈底下赴考的貢生們,若有所思的說:“我大陳皇朝的青年才俊都到哪裏去了?為何這次貢士泰半都是已過中年?”
“皇上,其實這次還是有不少年輕士子,那個會試第二名年方十八,已經是年輕有為了。”旁邊一個老內侍聽到皇上對這次會試取錄似乎有點不滿,趕緊躬著身子湊得近了些仔細解釋著:“還有那柳太傅的孫子,您去年才任命了禦前帶刀侍衛的柳家五公子,這次也被取錄了呢。”
“朕知道明卿有武功,亦有文才,卻不知他文才會如此好。”徐熙點了點頭:“想來柳府書香門第,中個貢生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那內侍連連點頭:“可不是嗎,柳太傅府上俊彥眾多,柳元久大人可是本朝唯一一個連中三元的讀書人,這份聰明,誰人能及?”
“唔,元久……最近他接受戶部吏部可還穩妥?”徐熙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他特地任命柳元久擔兩部侍郎是有自己的目的,先考查柳元久的能力,若是能勝任,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給他去做。
“妥當,妥當得不能再妥當了!”那內侍媚笑著答道:“人人都說柳元久大人做事利落周到,就是再壓兩個部的侍郎給他當也絲毫沒有問題呢,果然皇上您是目光如炬,善於識人,一眼就看準了柳大人的才幹。”
“識人……”徐熙的手敲了敲龍椅的椅背,嘴角扯出一絲古怪的笑容:“朕看人當然能看得準,不會看走眼的。”
太陽漸漸的露出雲層,照在人身上一點點的溫暖了起來,這初春的陽光,雖是和煦,可照得久了,人不由得昏昏的困倦起來。那徐熙身子本來就不大好,在太和殿外呆久了,竟有些困乏起來,吩咐內侍,擺駕回了偏殿,叫宮女放下紗帳,小憩片刻。
等徐熙沉沉睡去,那內侍帶著一幹人退了出來,守在偏殿外邊,低低對身邊一個小內侍說:“著人去報與皇後娘娘得知,皇上今日身子又有些反複,在太和殿外邊隻立了小半個時辰便支撐不住了。”
那小內侍應了一聲,悄悄兒轉身離了人群,飛快的朝太和殿外走了去。
那內侍站在太和殿的走廊下邊,瞧著丹墀前奮筆疾書的貢生們,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來,將那幹癟的皮膚都擠出了幾道深深的溝壑:“這裏邊可有不少俊才呢,等著殿試一過,這京城裏頭又會有不少炙手可熱的新貴了。”
每次殿試結束,都會有一些新晉的進士成為京城貴人們家的乘龍快婿,門第高些的人家,將庶女嫁了給他們,也算得上是一種投資,若是識時務、機靈些的,就能靠著妻子娘家勢力風生水起,過不了多少年,又成為了京城貴人圈裏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