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京城漫天桂香,入秋天微亮。
幹燥的風吹去溫暖的水汽,抬頭萬裏無雲。
如果說當朝局勢也能如此明朗就好了,可惜朝中風雲難測,處處險境。
遠處一座宅院傳來熙攘聲,絲竹之聲混雜著詩詞歌頌回蕩在京城之中。
今日便是當朝丞相承辦的賞秋會。
說是賞秋實際是擇婿,當朝丞相薑輔良家中共有四女,一位是亡妻之女薑姝,一位是由妾轉妻續弦之女薑柔,還有兩位小妹妹則是妾所生,目前年紀尚小。
薑姝正值碧玉年華,十六;薑柔則是剛及笄。毫無疑問,今日之宴就是辦給這兩位金枝玉葉的。
可惜枝葉是晏殊,金玉是晏柔。
若這薑丞相的亡妻在,這薑姝作為嫡長女是萬不可能淪落到此境界。
薑姝的母親乃是沈氏獨女——沈清,當年沈家在京中那也是名門望族,沈家老爺最高可至尚書。
可惜當年淮河洪災,當今聖上下旨賑災,從國庫之中撥款兩萬兩。
可是這筆災款是遲遲沒到災區,最終淮河流域死亡兩萬人有餘,聖上龍顏大怒,下令徹查此事。
可是這最終居然查到了沈尚書頭上,是陸司戶參了沈尚書一本。
皇上當初並不相信此事,於是暗中派監察司查明此事,可是這案子過程卻是迷霧重重,但是說來奇怪,結果確實很明確的指向沈尚書。
一夜之間風雲大變,狂雨壓彎樹枝,火光卻在沈家府邸隱隱綽綽。
哭聲、叫聲、風聲、雨聲都變成這滅族亡音。
沈家一夜之間被覆滅,沈家獨女、晏殊之母因為嫁做他人妻,因此免受一難。
但是沈清卻因為父母雙亡,九族皆死而鬱結成疾。
那年沈清是24的花信之年,而晏殊才五歲的年紀。
薑輔良和沈清青梅竹馬一同長大,兩人當時在京城被傳作佳話。
可惜天妒有情人,成婚三年有餘,薑輔良的母親惱火沈清未能生下隻男半女,於是便強塞了方太尉的庶二小姐——方柳月。
結果不到半月,沈清便懷了身孕。在沈清臨盆之際,方柳月也懷了。
兩人都生了女孩。沈清為女取名為姝,意為“人間無正色,悅目即為姝”。
薑姝一出生就就得盡寵愛,薑輔良愛沈清,自然是對薑姝愛護有加。
薑姝的滿月酒當天,薑府在街市中都設有喜宴,意為同樂,府中氣派自不用多說。
沈家當時甚至尋來一塊四季暖玉,這暖玉形似作揖穿裙女孩,冬季色沉為深綠,夏時輕盈為翠綠,這塊玉還在菩提老祖佛像上被祭拜了足足百餘年。
當時京中能與薑姝與之一比的也僅有皇上之女——李德黎。
風光無限好,隻是時光短暫。自沈清得了鬱疾,整日閉門不出,硬生生熬成了個藥罐子。
薑輔良為了沈清尋來各種奇異藥材,但是都無法徹底醫治沈清的疾病。
這一天天的光陰流逝,藥材也不過是吊著沈清的命。
沈清最終回天乏術,仙逝而去。
那時薑姝八歲,可是卻結束了她的童年。
薑輔良沒過多久就走出來悲傷,投身於方柳月之中。
但是,薑母也不是等閑之輩,她不滿薑輔良隻有方柳月一人,於是便又替薑輔良納了兩個妾。
八年時光流逝,這八年薑姝就在沈清的屋子裏冷冷清清。
薑輔良在沈清死後逐漸冷落薑姝,相應的,隨著方柳月越來越得寵,沈柔也逐漸受寵。
方太尉屢次立功,升為禦史,方柳月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再加上她在京中賢良淑德的名聲,薑輔良最後將她扶為正妻。
方柳月在薑姝十歲那年誕下一子,隨方柳月成為正妻之後,變為嫡長子。
薑柔憑借這弟弟、母親、外公在薑府的地位也順勢超過了薑姝。
如今這皇城之中,人人都知有善琴棋書畫、知書達禮的薑柔,卻不知有薑姝這一寸存在,稍微記事一點點還能回憶起往昔盛大滿月酒。
可惜,有那盛大的宴席之時,薑姝還未記事,在母親在世之時,每年誕辰雖簡易但也不失富貴。
母親去後,每年父親隻記得薑柔的誕辰,缺遺忘薑姝的。
方柳月愛張羅,因此每年薑柔的生日都不差,在達官貴人往來之間,薑姝隻能坐在一方,仿若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