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三年。

九月,

初秋的山林間,

楓葉泛起一抹抹金紅。

此時,天氣還稍顯炎熱。

微風拂過,卻總能讓人感到陣陣清涼。

臨西縣與清河縣交界處,一襲商隊正不急不緩由南向北駛來。

打頭的馬車內,一名模樣精巧身穿百迭裙的少女,正倚靠在窗邊看著手中話本。

許是話本看久了,少女活動了下僵硬脖頸,遂又探出頭看了看窗外。

感受著微風拂麵,呼吸著山林間濕潤空氣,少女臉上的倦意一掃而空。

不知過了多久,卻見少女突然撩起簾子,指著遠處界碑興奮的道:“娘,我們馬上就要進入清河縣地界了!”

少女的喊聲,將馬車內正撐著手臂熟睡的中年婦人驚醒。

婦人緩緩睜開眼睛定了定神,掀開窗簾循著少女手指的方向看去。

隻見前方官道左側,聳立著一塊兩米多高的花崗石界碑。

界碑前有一個木質崗亭,崗亭皆由榫卯結構搭建,宛如現代收費站。

崗亭前方,此刻雖聚集著諸多商隊,卻沒有絲毫騷亂。

他們在出示路牌後,皆是有序通過路口,進入清河縣境內。

“娘,他們這是在做什麼呢?”看著前方排隊的商旅,少女好奇的問。

麵對少女詢問,中年婦人微笑著解釋道:“這是清河縣縣令定的規矩,凡是入境客商都需要登記,並繳納一貫錢領取路牌!”

“隻有領取路牌後,才能進入清河快速車道!”

聽到過路費就要收取一貫錢,少女瞪大眼睛很是憤怒,“這縣官老爺也太黑了吧!過路費就要收一貫錢!他怎麼不去搶!”

“沫兒,不可胡說!”

見女兒如此口無遮攔,中年婦女嗬斥完又趕忙解釋道:“這清河縣的縣老爺,可是個遠近聞名的好官!”

“據說他收這些錢,都用來建設整個清河縣了!”

“而且我們的皮貨,可以在清河縣賣個好價錢!

“等我們將皮貨售出,還可以在清河縣購入美酒,琉璃,香料等低價商品,拉到其他州縣進行高價售賣!”

本來還有些不服氣的沫兒,聽完母親話後,頓時又對清河縣好奇起來。

她是第一次跟隨母親行商,也是第一次來到清河縣,對其中門道不甚清楚。

古時少女本就純潔,她們雖久居閨中,卻往往嫉惡如仇。

更何況,北宋時期的民風本就彪悍。

朝中大臣隻要處事不公,為官不仁。

甭管你是不是皇親國戚,他們都敢檢舉和伸冤。

少女對母親的話深信不疑,既然母親都說清河縣令是個好官,那就肯定是個好官。

看著自家女兒收起怒容,中年婦人這才重重鬆了口氣。

實在是清河境內的百姓,都非常擁戴現在的清河縣令。

若女兒剛才的話,傳到境內百姓耳內。

那估計以後她家的商隊,就別想在清河縣境內賣出任何東西。

她可是很清楚的知道,清河縣縣令在當地百姓中的威望有多高。

說句不中聽的話,在清河縣境內,你說皇帝壞話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