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戲劇演出是命中注定的。
正如幻想中的“人格缺陷”。
應該感到幸運嗎?對於沒有死的結果。
還是感到害怕呢?滿是無法預料的未來。
「不管是什麼樣的結局都能接受」抱著這種思想,以為可以從第三者的視角審視人生。你一定什麼樣的結局都能接受吧,是這樣想的。
明明已經在逃難了還總是想著明天車禍死了怎麼辦。
真是狼狽,顯像管中的世界——全是騙小孩的把戲,重複呼喚著你的名字,其實根本就不能理解吧。怎麼會變成這樣,怎麼你們都變了。
實際上是自以為是著的,整個人類社會都太殘酷了。不合理,把“我”之形扭曲成最初的樣子,思念、思考全部取代,改寫DNA,這樣的故事如果是真正的大人來看一定很可笑吧。
幼時從A到B,長大以後已經可以從A數到Z了,那麼正確答案應該是哪一個,A或者是Z?正解應該是B才對。A是出生,B是死亡,是生命的終結。Z是生命的延長線。即使數千年,以為生命的意義就是能夠在這條線上起舞,實際上從A到B,「做什麼都難逃一死」,這樣的老套道理是不會有人願意聽的。如果一定要用不會自我批判的方式來說,如果字母有負數,我們連出生都沒理解吧。
同樣的以為自己是A,然後自作聰明地偽造成B極力想表現出C的樣子,這過於無聊了,簡化一下這種模式和A到B之間想傳達出的信息沒有任何區別,形式上不管多麼複雜,以複雜的、不可解卻又毫無邏輯性與專業性的想法作為光榮,也隻是充滿自己的自卑心理和自欺欺人。雖然這麼說,要是這是支撐起快樂不至於死的唯一途徑,也隻能這麼做了。
C就是C,這在社會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表麵上」即為真實,你不是A也不是B,心裏的故事隻能慰藉自己,如果不能大膽展現出來,那就是不存在的,你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思考,是對所接收之物的抽象反應。簡單的喜怒哀樂,隱藏起來很酷吧。大人們的推杯換盞、觥籌交錯,蘊含著怎樣的道理,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就是賺錢嗎。假情假意的人脈關係、虛偽的社會不是真的,這是它的證明。大家都在說真話,那撒謊的是誰?
觀察所有人的人生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然而根本做不到隔岸觀火關我屁事,一不小心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失敗的人生,也可以是很精彩的小說吧。
在意他人「可能根本沒這麼想」,“我”喜歡自己和自己玩,兩個方塊就可以過家家了,腦補的很開心。世界的版圖可以隨意修改,「幻想中的新大陸」硬要誇讚一下的話,可以算是“探索精神”嗎。“曆史是人為創造的”,有著這樣的想法,難怪不會被接納,什麼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究竟能寫出怎樣的劇本,就連自己都已經在期待了。總感覺會成為有名人,卻又感到恐懼,“我”應該是怎麼樣的?隻是單純的幻想,在不同的地位能發生怎樣的事情,在這之中獲得滿足,真的要是處理起來又不自然。心中把別人的成果盜竊無數遍,想象著如果這是自己應該會得到如何的評價,這才是沒有創造力吧,但對於後者也是真的強烈的喜歡,那答案又應該是硬幣的A麵還是B麵呢。
全是問題,真的能算做「平凡」嗎,又在嘔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