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什麼是哲學家吧,好玩得沒話說(1 / 3)

他的理由是:荷克(hog,意為“豬”)和培根(bacoh,意為“熏肉”)有親屬關係!

女王很快召來了司法官員,建議以謀反罪對海沃德提起訴訟。

休謨去世前不久還出席過一次晚宴。宴會上一個客人抱怨世界充滿了敵意,人跟人之間的對立太深了。老哲學家頗不以為然。“不,並非如你所說。”他語重心長地說,“你看,我以前寫過能引起敵意的各種題目,道德的、政治的、經濟的,還有宗教的,可除了輝格黨人、托利黨人以及基督教徒外,我沒有任何敵人。”

伏爾泰趕忙回信:“望眼欲穿,請您快來。”

這時,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說:“放了這位先生吧,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價值!”

一次,兩人爭得不可開交,狄摩西斯批評福西昂說:“無論何時,隻要當雅典人怒火中燒時就會殺掉你。”

古希臘時期造就了許許多多智者和名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雄辯家和演說家。

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麼?”

施萊爾馬赫(1768—1834),德國哲學家和神學家,他的神職工作做得尤其出色。

有人問哲學家亞裏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麼不同?”

斯賓塞愉快地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作出的決定。我對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一個邊遠省份的讀者給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1694—1778)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長信,表示仰慕之情。

狄摩西斯(公元前384—前322)就是一顆燦爛辰星,和他匹敵的另一個雅典人是福西昂將軍。他倆不僅才氣相當,而且所持論點總是相左。因此,他們的遭遇總能給人帶來智慧的享受。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家裏來了個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慣匪。法院正在對他進行偵訊起訴,看來非判死刑不可,他請培根救他一命。

1717年,伏爾泰因為譏諷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獄11個月之久。出獄後,吃夠了苦頭的哲學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謝他的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攝政王深知伏爾泰的影響,也急於同他化幹戈為玉帛。於是兩人都講了許多恰到好處的抱歉的話。

約翰·海沃德爵士於1599年出版了著名的傳記小說《亨利四世》。然而這幾乎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因為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認為作者是借古諷今,含沙射影地抨擊她的現行政策。

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1844—1900)對女性特別仇視,他一生不接觸女人,曾經這樣說過:“男子應受戰爭的訓練,女子則應受再創造戰士的訓練。”又說:“你到女人那裏去嗎?可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不料幾天後,回信又到,信封上寫著:“謹呈在九泉之下的、偉大的伏爾泰先生。”

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是一位幽默能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隻是一條被用做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簇擁著她的劍橋大學的要人說,河裏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接口說:“陛下,它們並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通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合遊泳的。”

“陛下,我請求您下令毀掉萊普沙克斯!”哲學家大聲回答說。

庇西特拉圖說:“這還要說嗎?真理無所不在。”

英國哲學家羅素(1872—1970)對尼采的哲學極為不滿,挖苦他說:“十個女人,有九個女人會使他把鞭子丟掉的,正因為他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要避開女人啊!”

“小姐,”科恩嚴肅地說,“你該記得,大力神赫爾克裏斯幹過許多差事,他清洗了奧吉亞斯王3000年未打掃的牛廄,難道非得再用什麼把它填滿嗎?”

“這樣看來,我們兩個人都說錯了。”伏爾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