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名叫馬冬梅,地地道道的一個農村人,老實本分,因著王建昌的父親在知青下鄉時被馬冬梅的爺爺救過命,而且這王建昌也是在那個鄉下出生的,這王建昌的父親為了報恩,當時就和馬冬梅爺爺定下了這門親事。
本來兩家人都這麼相安無事的過著日子,後來王建昌的父親一紙調令回了京城了,走的時候還是連夜被小汽車接走的。
第二天一大早的時候,這鄰居都在笑話是因為馬冬梅把人家嚇跑了,都要連夜走。
馬冬梅的父親可沒有讓大家的閑言碎語繼續說下去,而是抄起鐵鍬,誰說這話就去誰家砸門去,這一下這些閑言碎語就沒有在馬冬梅的身邊響起了,但是這人心還是八卦的,這些話還是在不斷的傳著。
等到馬冬梅到了結婚的年紀,因著這傳言已經被傳的變了模樣了,說馬冬梅賴著人家所以連夜逃走的,說馬冬梅克走他們一家的,說馬冬梅已經被拋棄的,說法五花八門。
這樣倒是耽誤了馬冬梅,馬冬梅的父親也想著,慢慢相看著吧,總會有合適的,可是這天有不測風雲啊,馬冬梅的父親居然患癌症了。
就在馬冬梅父親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帶著馬冬梅上京尋親了,尋的還是這多少年前的娃娃親。
磨破了多少雙鞋子,走出了多少個血泡,睡過多少個橋洞,都數不清了,就在京城清盲流兩個人以為事情也到頭了,隻能認命回家的時候。
因著馬父有著王父年輕時候的照片,照片掉落在地上後,被一位眼尖的警察看到了,並且認出來這就是自己公安局的大領導啊!
因為現在公安局裏的很多領導的檔案和照片都要經他的手整理著,所以這一下就記住了。
這一下就好辦了,這個警察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帶著人先回了局裏,好吃好喝的招待著,然後在慢慢的問話。
問話間,才知道這算是領導的恩人,可是卻是要給領導塞兒媳婦的恩人,一時之間竟然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和領導彙報的時候,王父自己來了。
原來王父一直都在尋找馬父一家,本來是想著娃娃親就當是玩笑話,但是這救命的恩情確實不能忘卻,在這送個信都需要翻山越嶺的年代裏麵,王父近期才知道馬父的日子不好過,生命已經開始倒計時了。
所以王父也是經常在局裏麵希望能等到電話,等到消息。
這樣一來,倒是巧了。
馬父一眼就認出來了王父,隻因為這王父的變化不大,整個人的氣質都是出眾的,而且整體狀態都是十分的年輕。
王父在得知了所有情況後,當場就打電話叫來了自己的兒子王建昌,兩家人也就這麼把娃娃親的事情落到了實處了。
再後來,馬父見證完了兩個人的婚禮後,就去了。
其實這馬冬梅還是好看的,隻是黑了些,在京城將養著,倒是白淨了起來,也好看了起來。
起初與王建昌的感情也是極好的。
隻是這鄰居可是瞧不慣這些福氣給別人的,於是總想方設法的坑害著馬冬梅和王建昌。
假意叫馬冬梅來家裏幫忙,其實是上演一出捉奸的戲碼。
假意送東西給馬冬梅,其實是去馬冬梅家栽贓陷害去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讓馬冬梅的形象一下子跌落穀底,而且還讓兩夫妻生了嫌隙了。
再後來,馬冬梅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本來都是極其圓滿的家庭,可是卻被大家造謠這是馬冬梅外麵鬼混生的孩子。
這個時候王建昌對馬冬梅的態度更是急劇下滑,馬冬梅也開始破罐破摔了,就這麼過著日子了,再有人故意坑害她什麼,她也就這麼順著大家的意思,無所謂了。
孩子大了,本以為能有人理解自己,和自己統一戰線了,可誰曾想,這孩子們因著馬冬梅的逆來順受,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的傷害全部加倍還給了馬冬梅。
最後馬冬梅也是一身病痛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的兩個孩子也是帶著厭惡的表情將她送回了她的老家。
馬冬梅可能到死都沒想到,自己終究還是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隻是彌留之際,馬冬梅感受到了一束光。
所有的記憶被江映真吸收後,她還在慢慢的消化著。
隻是身邊王建昌的聲音不緊不慢的響起來了:
\"走吧,爸還在病房等著咱們呢,媽給燉了滋補的湯,咱們去給他送過去吧。”
江映真聽到後,立馬加快腳步跟上王建昌的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