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你們好,第一次來拜訪,也不知道你們喜歡什麼,以後有什麼喜歡的,可以跟我說。”
家多好啊,可她隻想要屬於自己的家,這個不像家的家,她不喜歡,隻覺得壓抑。
明馨並不同意王憲曄來拜訪,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是不想他有不好的體驗。
即使碌碌無為大半輩子,也是一眼看得出來王憲曄條件優越,一打聽,透露的訊息聽著就遙不可及。
“你也看見了,我們家庭不好,和你們家相比是完全不匹配的,我們也沒想到她出去一趟,回來還領個對象,之前我們怎麼催她相親都不同意,你們年輕人現在正是熱乎勁兒,等過了就不這麼想了。”
對兩人來說,這個結果並不意外,不過他們角度不同。
人家養了幾十年的女兒,當然不能隨隨便便同意你帶走。
對於他們來說,隻有普通人才是最適合我的,我不值得條件優秀的人,隻有背朝黃土,不掙紮,時不時怨天尤人的人更相配。
對於職業,明馨沒有高低貴賤的看法,隻是她明白,婚姻關係相伴的幾十年,絕不是埋頭苦幹就能過下去的,她可以踏踏實實生活,可是別人不一定能接受理想。
無法理解是分歧開始,也是關係破滅起點。
即使相似的生長環境,一輩子,也慢慢無話可說。
明馨父母婉拒的原因並不是擔心女兒未來生活,而是骨子裏的自卑,讓他們認定自己的女兒怎麼掙紮也掙脫不了現在的破敗。
“叔叔阿姨,我知道你們不放心,擔心明馨跟我風險大,但是我本身和父母關係並不親近,以後不同住,不會有什麼婆媳關係,房子車子也都可以登記她名下,至於收入都可以上交,婚後住處我是打算看看明馨喜歡哪裏再買,現在也有地方住,我自己住。”
王憲曄態度很好,人也謙和,這讓明馨父母為難。
“你這孩子還挺真誠,但是你也看了,以後我們是幫不了你們什麼,你可能不了解,明馨啊,脾氣不好,倔得要死,我們也是為她好,她呢,什麼都不聽,你看看,現在什麼也不是,連個穩定工作都沒有,考那個法律都考了幾次了,都沒考過還要考,要我她就沒那個命,趁早找個人嫁了得了,她那條件還指望能找到什麼好得了不得。”
明馨的父母優點之一就是實在,有多實在,別人問一,他們能說出來一二三,家裏沒有一點隱私,通過他們的描述,就像親眼所見。
喝了酒了,人就更高興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明馨媽媽還好一點。
王憲曄眉頭緊皺,心裏不是滋味,但還是放低態度:“我覺得明馨很好,她身上有一股韌勁,意誌力堅強,再苦再難她都能調整好心態再出發,人也善良,況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少年成名,三十而立就可以取得一番成就,多少人拚搏一輩子也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樣否定明馨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