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之下,樓市的風雲變幻莫測,沒有一個樓盤的項目是好做的。
很多人,曾經都是地產界的風雲人物,那些年樓市火爆,他們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不俗的業績,在圈子裏混得風生水起。可曾幾何時,他們開始把平台的光環和市場的紅利當成了自己的本事,以為在平台上取得的成績都是他們個人的牛逼之處。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他們總是喜歡站在高樓的落地窗前,眺望著燈火輝煌的都市夜景。他們會端起一杯紅酒,輕輕地搖晃著,仿佛是在品味著勝利的甘醇。那些時候,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像是站在了人生的巔峰,俯瞰著腳下的一切。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樓市的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市場逐漸進入了寒冬期。逆勢之下,樓盤的銷售業績開始大幅下滑,開發商們紛紛縮減了投資規模,他們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企業倒閉破產裁員,他們也不能幸免於難。
麵對突如其來的逆境,他們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他們試圖用過去的方法來挽救局勢,但很快就發現那些曾經屢試不爽的手段現在卻失靈了。房地產慣用的三板斧,降價加傭上分銷,也不靈了。樓盤的銷售業績持續下滑,客戶投訴不斷增多,各家公司的資金鏈也開始出現斷裂的跡象。
他們開始感到焦慮和恐慌。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自信滿滿地出現在公眾場合,而是變得沉默寡言,神色凝重。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意識到自己曾經把平台的光環和市場的紅利當成了自己的本事是多麼的可笑和幼稚。
其實他們真的不如一坨翔。不是他們有多麼牛逼,而是公司給了他們一個展示才華的舞台。現在市場紅利消失了,舞台垮了,他們才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不是。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合夥人裏麵幾句經典的話。
“不是你改變了世界,而是世界改變了你們。”
“要想做爺爺,先學會做孫子”
曾幾何時,我也是那個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風雲人物。在房地產銷售的黃金時期,我的名字就是業績和成功的代名詞。每當公司公布銷售業績排行榜,我總是毫無懸念地名列前茅,各種獎杯和證書也接踵而至,讓我應接不暇。
那時的我,自信滿滿,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地產圈群雄四起,硝煙彌漫之中,我總是能帶領團隊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複雜情況,不僅成功簽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單,還贏得了客戶的尊重和信任。同事們也對我刮目相看,紛紛向我請教銷售技巧和秘訣。
然而,在榮譽和成功的光環下,我逐漸迷失了自我。我也曾開始變得驕傲自大,不再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我沉迷於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忽視了市場的變化和競爭對手的崛起。我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決策,不再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分析。
直到大勢急轉而下,公司業績突然下滑,我負責的項目銷售業績也一落千丈。我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曾經的輝煌已成為過去。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和不足,意識到隻有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重新找回失去的一切。
回想起那段迷失自我的日子,我深感懊悔和自責。但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和榮譽,都不能驕傲自滿和停滯不前。隻有保持謙虛謹慎、不斷進取的態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今的我已經重新振作起來,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我相信隻要努力拚搏、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再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豹哥,我來了”
豹哥是人力總監郭先生,我也是他招聘進來的,有幸來到交投映江州這個項目。
這個項目是和融創一同合作開發的,融創因為一些原因基本上退出了中國市場,廣西也就僅剩一兩個項目還在運作。
這個樓盤是一個高爾夫別墅項目,聽起來十分的高大上,但是麵臨的困難非常大。
首先,這個項目的區位很偏僻,在如今麵臨疫情的市場之下,買別墅的人是越來越少,曾經“離塵不離城”這些個忽悠老百姓的話基本上不受老百姓待見了。最主要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起高品質的華潤項目和龍胤天禧項目,我們項目的銷售難度就大上很多了。
其次,是產品的設計缺陷,不知道當年設計部的人腦回路怎麼會如此清奇,活生生的將市場暢銷的聯排別墅和獨棟別墅改成了當下的魚骨狀背靠背的聯排產品,真正的實現了沒錢的人買不起,有錢的人看不上的尷尬局麵。
再次,是項目的價格,達到了市場第二的價格,僅次於華潤項目,甚至於比相鄰的昌泰城價格貴上一倍,在銷售的難度上基本上是成倍的增加的。
然後,是國企的做事風格,行業的人都基本門清,政治大於業績。各種麻煩瑣碎的流程,導致營銷節點基本上是脫節的,人情世故才是公司的主題曲。
最後,團隊的穩定性,因為項目本身就很難銷售,所以銷售員很多都是月月拿底薪吃飯,而且完不成還得倒扣,團隊招聘就很困難,現有的人也是人心浮動,軍心不穩。
因此,這個項目曆時一年半,就換了四任營銷負責人,我是第五任。而在我之前,總共就賣了7套,不曉得這些日子是怎麼過來的。為了這一口飯,我隻能頭鐵上了,行不行我也不知道,幹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