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理想化(1 / 2)

曾凡五一節過後就搬了家,不過他嫌麻煩沒有換地方,就在同一棟樓裏租了套一室一廳的房子,從二十層搬到了十六層,他自己不到兩個小時就搬完了。

房子的整體麵積小了一半,卻是隻住他一個人,早上不擔心被外麵的人吵醒,去衛生間不用排隊,更不用擔心亂七八糟的東西擺滿房間了。

參加了一次交流會,曾凡的通訊錄隻增加了兩個聯係人。

吳為和他的聯係不多,一個星期能聯係一次,主動和他交流一下對於市場某些信息的看法,詢問他對一些股票走勢的意見。

閔秋霜的信息就比較頻繁了,朋友圈一天好幾條,三天兩頭的給他發信息,曾凡回複不及時她還會連發幾條催促,要麼就直接發視頻通話,明顯不是把他當成公司的大客戶對待。

兩人交流的信息和證券相關的內容很少,閔秋霜還是問問題的時候多,日常生活的,興趣愛好的,或者對她周圍某個人、某件事的吐槽,還會詢問曾凡的看法,逼著他表態。

曾凡感覺自己參加的似乎不是證券公司的交流會,好像是去相了一次親,多了一個女朋友的一樣。

要是一年以前,閔秋霜那樣的美女,曾凡最多也就是偷偷看幾眼,根本不會多想,兩個人差距太大。

現在他卻沒有了過去的心態,反而認真考慮兩個人繼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這個女人看著確實養眼,性格也很直爽,美中不足就是事兒有點多。

剛認識才幾天就這樣了,要是以後天天住一起,曾凡覺得自己可能就沒有消停日子過了。

心裏有了這樣的擔憂,他的心態就自然了許多,不對閔秋霜抱有什麼非分之想,繼續專心自己的炒股大業,自身資本實力越強,選擇範圍就會越大,不擔心沒有合適的對象。

資本金超過一千萬以後,曾凡將量化分析、交易操作全部交給了程序自動進行,他主要精力專注於優化程序算法。

同時開始分散風險,政策允許個人可以開設三個證券賬戶,曾凡提出兩百萬,又在其他兩家證券公司開戶,三個賬戶一起操作,防止自己的底牌完全被別人看穿。

以前他的資金太少,就是個小蝦米,以後他的資金量會越來越大,關注的人當然也會更多,必須得多個心眼。

從一萬掙到一百萬很難,但是從一千萬掙到一個億,卻容易了許多,至少曾凡的體會是這樣,有了前麵的知識積累,他不再關注具體股票的操作。

程序更加理性,操作層麵也沒有他過去那種不必要的謹慎,交易頻率提升了一倍,盡管每次換手的利潤有所降低,但是收割的次數多了,整體盈利反而提高不少。

當然量化分析模型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精準,可是能穩定保持在接近八成準確率,那就已經很驚人了,加上高密度的操作,他的三個賬戶日盈率都能穩定在百分之二以上。

如果按照曾凡當前的生活標準,不考慮在燕京買房的話,他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一年消費十萬,足夠他活到一百歲。

這還是考慮以後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情況,實際他個人的年消費不到五萬塊,這還是按照他當前單獨租房,提高了生活水平後的花費計算。

一千萬的本金存在銀行裏麵,再低的利息,一年也有十萬以上,按照當前的消費水平,他的錢還會不斷增加。

實際情況是,參加交流會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曾凡在華海證券的賬戶資金總額就突破了兩千萬,新開的兩個小號也各自翻了一倍。

或許用不了一年時間,他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億萬富豪。

於是,曾凡開始考慮他先前定下的目標,實現財務自由後,發布免費的程序,讓更多普通的股民也能掙到錢,不能被那些投機資本反複收割,至少也得讓那些人收割的不那麼容易,不然的話,國內的股市隻會越來越爛。

不止內地股市如此,其實香港股市也好不了多少,他沒有涉足的歐美股市水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