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急慌慌的過來找我什麼事?”於魁開門見山的問道。
“表哥,你不是學的汽車工程嗎,想不想在專業領域有所突破?”張秋鵬問道。
“我現在的工作就是發揮所長呀,還要怎麼突破,我的同學裏麵可還沒誰比我混的更好呢!”於魁很滿意現在的工作。
“不過是把人家的低端車型搬到國內生產,有那麼值得驕傲嗎?你想不想設計一款前所未有的新車?”張秋鵬問道。
“那誰不想,你以為設計一款新車那麼容易嗎?我幹了十多年汽車設計都不敢這麼說,你哪來的這麼大的口氣?”
張秋鵬於是把剛才跟曾凡關於電動汽車的討論精簡說了一遍,然後目光炯炯的盯著問:“怎麼樣,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對你來說,無論成敗,都有好處!”
於魁一手抱胸,一手托著下巴,思索表弟的話,過了一會才轉頭看向一直沒說話的曾凡:“你認為實現自動駕駛需要那些必要條件?”
“如果把汽車當做人來考慮,需要全方位的感知能力,足夠的芯片算力,和足夠可靠的自動控製係統!”過來的路上,曾凡已經進行過一番更深入的思考,因此直接就可以回答。
“你能詳細解釋一下嗎?”
“感知能力,就是像人一樣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功能,現在的攝像頭、麥克風可以實現視覺,聽覺的功能,最好再有溫度、壓力、氣壓等傳感器能實現觸覺感應的能力;芯片算力現在的主流電腦芯片兩到四枚也差不多夠用;自動控製係統就是芯片能通過指令直接控製車輛轉向、前進、後退、加速、減速、製動的能力!有了這些硬件基礎,我可以編寫一套控製程序在意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動駕駛!”曾凡認真的說道。
“視覺和聽覺能力我可以理解,觸覺能力有什麼用呢?”於魁繼續提問。
“環境溫度對道路情況,車輛性能都有很大影響,壓力傳感器通過感知外界氣流等數據可以測算車速風速等信息,也可以感知車內載荷等情況,也是車輛必不可少的感知能力!”
“是不是這些傳感器都要有足夠的冗餘才行?”
“必要的冗餘當然要有,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話對算力要求也大,最重要的是攝像頭,要有足夠的感知距離和清晰度!”
“如果我按照你的要求改裝一輛車,你能不能寫出一套程序來讓我們看看實際效果呢?”於魁盤算了一下問道。
“程序要從底層獲取傳感器信息,綜合分析決策,需要一套特殊的控製係統,核心程序最少也得一個月時間,但是道路上的各種情況千變萬化,我們人類司機都難免事故,一個程序也不可能萬無一失,還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學習訓練,迭代升級,一開始能達到什麼效果我不敢保證!”曾凡很謹慎的說道。
這還是他基於自己具備的特殊能力,別人別說一個月了,十年都未必能做出來。
“哈哈,你要是現在就拍胸脯保證,那我還不敢相信呢!”於魁大笑。
於魁對軟件方麵並不太懂,所以才沒有進一步質疑,如果是這方麵的專家,不了解曾凡的話,肯定要把他當騙子。
一直聽他們倆對話的張秋鵬這時候問道:“表哥,改裝一輛測試車多久能做出來?”
“車載全景攝像頭係統前幾年在一些車輛上麵就有使用了,他說的那些傳感器,很多高端車型都有裝備,還有車輛的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製動輔助係統這些年也都陸續成為高端車配置,隻把這些硬件集中到一輛車上,增加一些攝像頭和輔助傳感器,再搭配一台高性能工作站,並不是很難,用不了一個月我就能攢出來,我也想看看天才的程序員能做到什麼程度!”於魁也被勾起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