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國際合作(2 / 2)

憑借十多年積攢的聲望還有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更主要的是統領特別顧問的身份,馮倩所到之處都受到高規格接待,其他國家發射衛星都還做不到呢,現在有機會跟著一起探索火星,隻需要出一點錢,派出幾個科學家或者工程師,就可以共享成果,當然求之不得。

在西歐國家進展順利,可是她出訪東歐國家的申請被一個接一個的回絕了,兩大陣營對立,你訪問我們國家做什麼?

這些情況也在預料之中,本來抱有希望的南聯盟也拒絕了她的訪問,則讓馮倩真的有點失望。

經過報紙連番累牘的報道,她的出訪意圖已經不是秘密,這也意味著人家不想加入這個計劃,既然沒什麼好談,那還訪問什麼勁。

至於訪問蘇聯的要求,更是被直接回絕,人家可是第一個送人上太空的國家,火箭技術自認全球第一,有能力獨自探索火星,雖然第一個探測器失敗了,可是沒關係,我們可繼續發射,下一次指不定誰領先呢。

這個時候蘇聯科學家認為同樣具有濃厚大氣層,體積與地球接近的金星更值得探測,正準備發射金星四號探測器,對火星的興趣不大。

可是美國人公布的探測照片經過他們的分析後,認為火星同樣不能放棄,於是又重啟了火星二號項目,他們自認技術領先,當然沒興趣與馮倩合作。

馮倩並沒有氣餒,既然東歐和蘇聯暫時無法溝通,那就去亞洲,照例先訪問盟國,拉人入夥,這種合作相當於上門送好處,哪有拒絕的道理。

於是,馬爾斯計劃又多了幾個參與國家,與東歐國家不同,馮倩訪問華國的要求得到了正麵回應,作為屈指可數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國內對她的印象還是比較正麵的,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

外交部長陳老總和科學院郭院長親自到機場迎接,隨後下榻在燕京飯店,吃到了正宗的譚家菜。

這個時空的馮倩從小在燈塔國出生長大,她父母都是華國人,在國內有眾多親友,她本人的經曆中,卻是從來沒有回過國。

接待晚宴上,陳老總開玩笑道:“馮教授雖然是燈塔國長大,可是燕京話把我們這些人都比下去了,白白在這裏住了十幾年,實在慚愧!”

“嗬嗬,我父母都都在的燕京生活幾十年,從小就是在說燕京話的環境下長大,漢語就是我的母語!我的子女也是如此!”馮倩微笑著說道。

她的來意大家都知道,飯桌上沒有談工作上的事情,就是談些兩國文化差異,風土人情之類的話題,一席飯吃的賓主盡歡。

翌日,馮倩受到了最高領導人的接見,老人家顯然也讀過她寫的《平行時空》,對她的時空顆粒理論很感興趣,主要聊得是這方麵的話題。

會見持續了一個小時,聊到最後老人家才問道:“我們地球上的事情都沒有解決好,有必要去探索幾億公裏外的火星嗎?”

“正是因為地球上的利益糾葛太多,錯綜複雜不好解決,我希望能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讓全世界國家團結到一起共同做成這件事,火星還是一片空白,未來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人類如果真的能踏足火星的話,或許,那時候就會覺得地球上這些紛爭真的很沒必要!”馮倩認真的說道。

老人家笑嗬嗬說道:“既然你們把這件事當成全人類的共同事業,華國願意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具體的合作方式,總理會和你談,我也預祝你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