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直接充電,外界的溫度就可以讓我補充能量,剛才懸浮時間短,能量消耗不大!”曾小一的回答讓三個機器人羨慕不已。
她們都是標準型號機器人,除了機器人都有的通用能力外,其他方麵都很普通,曾小一顯然不一樣,肯定還有更厲害的功能沒有展示。
就算沒有更厲害的功能,光是這兩樣就讓她們三個自歎不如了。
接下來話多的雲小七又主動介紹了一號礦坑的情況,都是她們提前做的功課,查詢各方麵資料,還有找下去過的機器人了解。
當年在一號礦坑工作過的機器人還有很多住在這個城市,她們拜訪了幾位,了解了許多當年的情況,如果不是臨時得到曾小一要住進來的消息,她們已經在過去的路上了。
機器人不需要睡覺,在她們眼中白天黑夜差別不大,城裏很多設施也是二十四小時服務,定下的這套房間主要是用作她們存儲物品和日常中轉的基地。
與曾小一交流過後,四個人結伴出門,坐上無人駕駛的專車向城西的老礦場進發。
車輛的內部結構與足球坐過的磁浮車差不多,隻有兩排相對座位,沒有前方駕駛位,下方也沒有輪子,行駛起來自動懸浮在距離地麵半米高的位置,平滑的向前行駛,速度很快,絲毫沒有顛簸的感覺。
天色漸黑,路上車輛也不多,都是同樣懸浮行駛,隻是車輛大小不同,有專門能裝載更多人的公交車,也有運貨車,哪怕在城內行駛的速度一樣飛快,根本不擔心會發生碰撞事故。
“還是磁懸浮車坐著舒服,速度快還平穩,可惜很多城市都沒有,隻能坐旋翼飛車,在空中飛來飛去!”出城後,車輛速度加快,雲小七感歎道。
“為什麼不普及這種磁懸浮車呢?”曾小一奇怪的問。
“孤雲星剛開發的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麼濃密的大氣層,城市都建設在礦山附近,這裏的磁鐵礦礦石經過加工後鋪設道路,才能行駛這樣的磁懸浮車輛,後來有了大氣層,城市也多了,這種比較落後的交通方式就沒有繼續推廣,但是也沒有廢除,就當做城市特色保留至今!”雲小七解釋道。
一號礦坑距離雲北城隻有三十多公裏,幾句話的功夫就到了。
接待她們的導遊也是女性機器人,一號礦坑已經停產多年,這裏現在就是作為一個參觀景點,一切建築都保留著二百多年前停產時候的麵貌。
一條條長長的傳送帶,大型的礦石破碎裝備,礦石篩分裝備,麵積廣闊的礦石堆場,長長的一排幾十輛十幾米高的裝載機等等。
通過這些設備可以想見當年這裏的繁忙景象,可惜現在都成了閑置的觀賞物品,負責接待的機器人給她們逐一的介紹采礦的流程,還有這些設備的功能。
看完了礦場上麵的部分,導遊帶領她們四個來到專用觀光電梯,準備下到礦坑的底部去參觀。
觀光電梯也是一號礦坑獨具特色的設施,專門為了遊客參觀興建,原先運送礦石的電梯太笨重,年代久遠安全性也不能保證,於是拆除後原地修建了現在的觀光電梯。
麵向礦坑的一麵采用全透明玻璃,電梯上下的過程中,遊客可以直接看到整個礦坑的全貌。
巨大的礦坑並不是一個規則的圓形,地麵最寬闊的地方大概有三四千米的寬度,配合深深的坑洞,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錯覺。
上麵的礦場其實也沒什麼可看,還沒有五千米高度的觀光電梯有特色,看著礦山一道道開采出來的年輪一樣的痕跡,電梯高速下降,帶來的視覺衝擊效果,確實很讓人難忘,至少曾小一是這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