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討論(1 / 2)

電視上播放的第一條新聞就是曾小一闖關的剪輯視頻,算是特大新聞:足球城遊樂場開放五十二年的極限挑戰項目,今天迎來體型最小的挑戰者,一小時四十八分鍾連闖十八關,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通關選手。

後麵就是一些簡單的通關過程介紹,並沒有播放她的名字和來曆,看來是為了保護她的隱私。

整個通關過程一直在直播,早已經有無數人認識了她,曾小一的體型和麵孔讓人很難忘記,這點保護實際作用也很有限。

接下來一條新聞是位於小行星帶的第十三號移民飛船已經建造完成,飛船可攜帶五十萬人,進行星際移民,目標是四十七光年外的齊雲星,預計全程總時間一百二十年左右,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隨後電視中又介紹了齊雲星的概況,那是一個有兩顆大行星的星係,根據遠程觀測得到的信息,兩顆行星都可以進行宜居化改造,二百多年前出發七號的移民飛船已經抵達那裏,正在進行星球整體環境改造。

十三號移民飛船將來抵達後,齊雲星的改造應該已經初見成效,他們到達那裏後將會加速齊雲星的改造進程。

電視畫麵上的移民飛船外表像一個橄欖,體積比他們所在的足球城稍微小一些,長度大概五十公裏左右,最寬處隻有十七公裏,是在一顆鐵鎳小行星基礎上建造出來的,飛船上安裝了十台最新型聚變反應堆,最快可以加速到百分之六十的光速,同時為飛船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移民生活水準不會下降。

“將一個大氣層都沒有的行星改造到適合人類居住,真的隻需要幾百年就行嗎?”薛燕疑惑道。

“為什麼不行,在宇宙的尺度上,時間都是抽象概念,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幾天,幾百年,幾十億年區別不大,隻是不同的說法而已!”曾凡覺得不值得奇怪。

他真正好奇的是孤雲星發展了三百多年,先後建造了十幾艘大型星際移民飛船,發往八個新的星係,同時還在行星上建造了數百座城市,一百二十座太空城市,這些都是技術上的進步,在基礎理論方麵始終沒有太多進展,包括他們的移民飛船,也並沒有本質突破,隻是在技術上將能量的利用效率不斷推向更高水平而已。

“那你現在也能輕鬆做到了?”薛燕想起曾凡新的突破,隨便就能帶他們穿越到這麼一個地方,孤雲星看似挺厲害的科技,跟他相比也就沒那麼值得驚訝了。

“能做到,但是並不會很輕鬆,也沒有意義!”曾凡雲淡風輕的說道。

“孤雲星沒有生存壓力,人們的生活都很輕鬆,你說為什麼還要不斷的建造移民飛船向外拓展呢?”薛燕問道。

“可能隻是他們的慣性吧,總要有點長遠追求,這裏生物基因結構與地球生物基本相同,隻是各物種基因組與地球有很大差異,更為精簡,社會結構也很簡單,這裏的人都很單純!沒有太多的欲望!也沒有太複雜的心思!”曾凡分析道。

“這裏應該是我們那裏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吧?你說以後的地球會變成這裏的模樣嗎?”薛燕有點期待的問。

“我不確定地球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但是肯定不會變成這裏的模樣,孤雲星的製度不適合地球!”曾凡很肯定的說道。

“為什麼,容易被鑽空子嗎?”

“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人類的基因組也傳承了一定的思維方式,除非整體性大規模基因改造,不然的話,這樣的製度即便移植過去,也不會持久!”曾凡不讚同地球的製度以這裏為藍本改造,有點不切實際。

“你不看好這裏的製度嗎?”薛燕覺得曾凡太悲觀。

“沒有好與不好,隻有適合不適合,孤雲星的現狀不能算差,但總有些不足,他們的理論研究進展比較緩慢,人類的意念場普遍比較弱,人口增長也很慢,不過他們勝在社會穩定,有足夠的時間緩慢積累,從更長的時間尺度來看,他們的發展方式更穩妥!更主要的,他們不是單獨一個星球,而是數十萬顆相似製度的行星,我們剛了解的隻是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