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能從底特律來到這裏,本身就說明了態度,見一下曾凡這個傳說中的少年天才,也隻是同為程序員的一點最後倔強罷了。
曾凡的現場表演徹底征服了兩人,才用了一個多小時就讓遊戲引擎大變樣,就是一個專業團隊,沒有幾個月也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呀。
戴蒙趁熱打鐵,和兩人當場簽署了早就準備好的協議,曾凡和他們就在這間屋子裏討論起對遊戲的一些想法,黎民談論起遊戲設定一反剛才的木訥,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反恐精英遊戲的構思和很多設定都是出自黎民的腦袋,他也是個程序員,很多精彩的想法受限於自身能力,不能完美的呈現出來,或者對於他來說實現起來太過艱難,見識了曾凡的手段後,感覺以前的想法有了實現的可能,恨不得一下子全部傾訴出來。
親自參與開發一款與眾不同的遊戲,對曾凡來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隻需要發揮編程特長就行了,其他的遊戲設定,貼圖音效等等都有其他人完成,這裏最不缺這方麵的人才,更何況他們剛剛收購了一家遊戲公司呢。
博物館的參觀計劃再次推遲,曾凡和劉教授通話後,後麵的兩場技術交流也都不用去了,他本來也不是主角,太年輕了,誰說這邊不講究資曆,他一個大學都沒上過的學生,人家能發邀請函就是看劉建國的麵子了,也不可能讓他喧賓奪主,曾凡需要表達的內容通過兩篇論文也已經說清楚了,沒必要再去現場念稿子。
後麵的時間,曾凡一心投入遊戲的開發中去,有了他的加入,遊戲的開發進度已經不能用飛速來形容,簡直像是坐上了火箭,原先計劃三個月的工作,十天過去,就已經超額完成了。
黎民腦海中盤旋許久的那些設定,曾凡都能很快的幫他實現出來,很多時候甚至比他想象的還要完美,克裏夫則是帶著公司招聘的幾個開發人員,與維爾福遠在西雅圖的工作小組一起負責設計各種地圖,音效,收集槍械數據等工作。
在別人看來已經是神速了,對曾凡來說,這已經是他費時最多的一個項目了。
遊戲分為單人模式,組隊模式,其中組隊也可以分為五人隊和十二人隊,最先隻有五人模式,地圖也都是匹配五人的小地圖,有了曾凡這個程序快手加入後,黎民設想中的大地圖十二人隊伍模式也實現了出來。
兩隻隊甚至三隻隊伍,更多的隊伍在同一個地圖中混戰,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市的超大地圖,曾凡和黎民探討的很火熱,可是維爾福那邊主要負責地圖開發的小組不幹了,這樣一個地圖工作量太大了,更主要的是那麼多人同時遊戲根本不現實,耗時太久沒有可玩性。
所有開發人員在線開會,為了遊戲盡快上線,隻好暫時放棄後來的大地圖計劃,全力完成五人隊的幾幅小地圖。
為了實現單人模式,曾凡設計出幾個不同特點的機器人,有性格火爆衝動型,有心思縝密型,有的移動速度快,有的善於潛蹤匿跡,有的槍法超準,大家試玩後,一致感覺太變態,需要降低難度,不然太影響玩家熱情了。
這個要求倒是不難實現,隻需要調低他們占用的算力就行了,分為簡單,中等,高級,超強四個難度,玩家根據需要選擇自由搭配。
忙碌之中,時間很快過完,曾凡回國這天,反恐精英以及點點遊戲戰網功能開啟更新,幾天後將全網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