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覺得秋收之後更加合理一點。
“你有成算就好,要是累了就休息。”李成祥說不出多麼好聽的話。
隻會讓王秀注意休息。
但王秀已經很知足了。
李成祥雖然口頭上沒啥表達力,但是在身體上,還是很有行動力的。
這一點王秀十分滿意。
不過或許是因為前一天李成祥提起休息這個話題,原本精神滿滿的王秀在第二天起床時,突然覺得手腳無力,十分想要休息。
李成祥馬不停蹄將王秀送到了村子裏的大夫那裏。
“應該是感冒了,多喝點熱水,回去睡一覺就好了。”大夫給出診斷結果之後,並沒有拿藥。
隻讓李成祥將王秀帶回家休息。
這個時候村裏的醫生,都沒有經過統一的培訓,識字也不多。
能夠當醫生,是因為祖上有本事,他爹他爺爺乃至他太爺爺都是大夫。
所以他自然而然也成了大夫。
平常,村子裏的人有什麼頭疼腦熱,都習慣來這裏。
大夫也清楚村民的情況。
輕微的症狀,基本不會給村民拿藥的,隻讓回去好好休息。
稍稍嚴重一些的,會拿點中藥,回家煎藥喝。
至於再嚴重的,村子裏的大夫就無能為力了。
隻能上公社或者縣裏的醫院。
王秀的病情在這位大夫眼中隻屬於輕度感冒。
隻不過王秀的身體之前一向健康,所以一次感冒,會讓她覺得十分難受。
而王秀的家境,在大夫眼中,也屬於村子裏的貧困戶。
所以大夫根本沒有提起拿藥的事情,隻是目送李成祥和王秀離開時,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個大夫平常不喜歡和人聊起八卦,但對於李家的情況很清楚。
他有些為李成祥和王秀惋惜。
要不是攤上那麼個爹娘,大好的年輕人,不至於連藥都買不起。
李成祥不知這位大夫的各種心理活動,將王秀重新安置在床上之後。
在櫥櫃找了一會兒,找到了兩盒感冒藥,讓王秀喝下去。
“喝了藥,睡一覺就好了。”李成祥心神不寧地守在王秀身邊,不願意離開。
王秀雖然沒有發燒,但整個人渾渾噩噩的,身體發軟。
在李成祥的陪伴下,很快就陷入了睡眠。
再次醒來的時候,李成祥留了一個字條在床邊。
說是字條,其實大部分是靠畫小人。
李成祥認識的字一共就那麼多,隻能用自己的想法表達意思。
好在王秀一眼就看懂了。
李成祥在灶台上溫了熱水,藥也放在了桌子上。
他自己出門上工去了,順帶幫著王秀請了假。
王秀拿著紙條笑了很久,覺得自己終於有了精神。
不過也真的開始正式思考不去上工的可能性。
家裏有點存款,但是不多,至少沒有富裕到能夠買得起自行車。
王秀一直擔心這點錢,真的遇到什麼危險的時候,一點風險抵禦都不行。
而且穿越這個事情,沒有源頭,這也是王秀不安感的來源。
如果她真的不下地賺工分,隻依靠來回倒騰貨物賺錢。
一旦穿越的路途堵死,自己沒了貨源,家裏很有可能會回到最初的情況。
這種緊迫感,使得王秀不管怎麼忙碌,每天下地賺工分,已經成了她必要的行程。
可是她病了一場,雖然隻是一場小小的感冒。
但王秀還是想明白了很多。
她就一個人,不可能將自己分成好幾個人再用。
再者她雖然不去賺工分了,但李成祥還在繼續。
她沒有必要那麼憂慮,
而且這場病,正好也可以當做借口。
因為身體不好,經常生病,所以不能一直下田賺工分,需要休息。
之後下田的次數越來越少,也是合理的。
王秀將自己梳理透徹之後,整個人顯得更有精神了。
王秀活動了一下筋骨,坐在床邊開始納鞋底。
而大門也在這個時候被砰砰砰地敲響。
寫這章的時候想起來之前看得一本書《人生複本》看完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不同的選擇,衍生出不同的人,有興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