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準備(1 / 2)

天氣越來越冷,我為了過冬做準備迫在眉睫。“這一段時間暫停外出搜索,咱們要在挖好地窖的同時修好圍牆,挖好地窖同時給牆的保溫弄一下。”我說道。因為缺乏原材料,我不得不用其他的方法來修築圍牆。本地多黃泥,這些黃泥的黏性非常強,我打算把這些黃泥當成建築材料。我計劃在原來柵欄的基礎上把柵欄變成圍牆,用木板圍上,然後在木板中間填上黃泥和樹枝,石頭等的混合物修築圍牆。我實驗了一下,確實可以成功。但是我們要麵對的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搜集原材料。

河灘上有不少石頭,我們把石頭撿回來。河岸到我居住的地方是一個大斜坡,挑水什麼的很費力,尤其是把這些石頭從河灘上挑上來更是累得我們氣喘籲籲。黃泥倒是好找,我用三輪車拉來了一些,挖地窖也挪出來不少,應該足夠修牆用。

築牆需要很多水,我們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式把水挑上來。這是我父母小時候幹的活,用扁擔把水從江裏挑上來放進水缸。現在我也需要,隻不過是需要更多水。如果能有一個水泵也是很好的,但是這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挑水也存在風險,河裏麵經常有喪屍潛伏在水底或者順著河水漂流而下,在你挑水的時候他們可能就隱藏在水底或者草叢裏麵,在你放鬆警惕的時候把你拖入水下或者給你一口。所以我們下去挑水的時候一般都帶武器,再不濟也要帶著鐵鍬什麼的。準備工作就忙了好一陣。

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了。我用木頭簡單地釘了一個框架用來修牆。攪拌好原材料,然後填進去,等材料幹透就算完成。就這個兩米高的圍牆,我們足足花了將近一個星期。

我們人手太少了,修牆的時候沒法同步開展挖地窖,隻能邊挖邊修。這嚴重拖慢了我們的工程進度,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熬夜加班。我從一輛廢棄汽車裏麵拆出來了電瓶和車燈來照明,總算可以多幹活了。

給牆保溫主要是應對新修的那個雜物間。我本來想到小區裏麵扒下來住宅樓外牆上的泡沫塑料來保溫,但是那樣還要出去,於是我就把黃泥混上幹草給外牆抹了厚厚一層算是保溫了。

這個地方比較偏,遠離原來的人類居住區,也遠離主幹路。正因如此喪屍比較少,但是偶爾也會有零星喪屍路過。有時候我們會把喪屍當成練槍的靶子,但是很少,一方麵子彈是有限的,另一方麵則是怕槍聲暴露自己。更多時候我們不管它,如果喪屍發現我們並且走到了院子這邊,我們就會用手邊的工具解決掉。

圍牆即將完工,我讓崔軒彤負責一些收尾工作。誰說女子不如男?她在很多時候的工作比我們這些男人做得更好。現在這個情況下沒有男女之分,隻有勞動力和非勞動力。她首先是一個求生者,其次才是性別。

我和陸彭湃在收拾地窖。地窖的模樣已經挖出來了,但是內部還需要處理。處理好牆壁,將從建築工地撿來的水泥抹到地窖的牆上,然後把磚頭墊在地窖裏麵,這些活我們倆從早上幹到中午。當然幹的時間長的一大部分原因是我們並不熟悉泥瓦匠的工作。

“咱們幹的時間太長了,歇一會吧。”我掏出來一支煙遞給他,掏出打火機給他點上。他深吸一口之後緩緩吐出,“還是抽煙的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