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聽說趙桓答應接這個燙手的皇位,大喜過望,屁顛屁顛的來到太子宮。
趙佶說“桓兒,明日早朝時刻,父皇就讓人宣旨,將這個皇位禪讓給你,你要有決心守好汴京城,咱們汴京城內目前還有10萬守軍,對付城外的區區8萬金軍,不在話下”。
趙桓默默地看著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父皇,通過記憶,他知道和趙佶的關係不是很好,此時聽到趙佶說這些虛偽的話,心中滿是腹誹:“要是真能守得住,你怎麼可能連皇位都不要就跑路了?”
趙桓心裏雖然這麼想,臉上卻絲毫沒有一點表現出來。他對趙佶說道:“父皇盡管放心,兒臣願與汴京城共存亡!”
聽到趙桓說的話,趙佶驚呆了,這還是我認知中唯唯諾諾的兒子嗎?他不應該和我一樣被嚇破膽嗎?
“桓兒真是長大了,你在汴京城守著,為父前去鎮江的三清觀,請求太上老君庇佑我們大宋國,一定會讓金軍此次無功而返。”徽宗趙佶也懶得給自己這個不知道怎麼突然變樣的兒子說那麼多話了,這時候他隻想趕緊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趙桓,自己抓緊時間跑路去。
趙桓心裏麵腹誹:“要是祈福有用的話,你還會跑路嗎?汴京城裏麵道館多的是。”
趙佶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堆勸說趙桓的話,但看到現在趙桓的態度,感覺說的再多也沒什麼用了,他走到趙桓身旁,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皇兒辛苦了。”
趙佶走後,趙桓整理自己的頭緒,恨自己上學的時候沒學好曆史,不然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抓瞎。大戰在即,趙桓知道,留給自己準備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盡快做出部署。
趙桓一夜沒睡,第二天天剛亮,早朝開始。與以往姍姍來遲不同的是,這一次早朝趙佶來的格外的早,比很多大臣來的都早,他也沒心情計較那麼多了,因為汴京城外被金軍重重包圍,大殿裏麵的氣氛很沉重,眾大臣心裏也一個個壓了一塊大石頭。趙桓的身份今天很特殊,他筆直的站在趙佶的旁邊,靜靜的等待著禪讓聖旨的到來,他這樣居高臨下的盯著下麵的文武百官,突然發現自己非常喜歡這種感覺。
站在百官最前麵的就是北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東京六害, 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可以說北宋的覆滅,和這六個人是分不開的,此時的趙桓看著眼前的六個人,很高興,因為在他眼裏,這六個人可是六塊大肥肉啊!
六害一,蔡京雖然已經年邁體衰,不過家裏有錢保養的很好,臉上的皺紋不是很多,仔細看還可以看出來他年輕時還是一個帥哥級別的人,此時他離趙桓最近,似乎感覺到了趙桓在觀察自己,忍不住抬頭瞄了一眼,算是和趙桓打了一個招呼吧!
蔡京喜歡拍馬屁,自從入朝為官以後,一直深得宋徽宗趙佶的喜愛,是他的心腹大臣,對徽宗的喜好那是相當的了解,他知道趙佶並不怎麼喜歡趙桓這個兒子,所以對趙桓這個太子並不看好,但是這時的趙桓卻對他笑了笑,就是這個笑容,讓蔡京心裏麵有些發怵。
早朝其實就是走一個過場,宣布聖旨的公公將聖旨對著文武百官宣讀一番以後,趙桓就被趙佶給死死的按在了龍椅之上。
“轟隆隆……”外麵突然傳來了一陣巨響,看樣子金軍已經開始進攻了。
徽宗趙佶嚇的哆嗦了一下,本來還想說一些大話套話,當聽到這個聲音,再也顧不得這麼多了,直接火急火燎的跑路了。
趙桓看向眼前的眾文武百官,知道這幫人此時此刻內心的想法和信心是多麼的不足,尤其是看到老皇帝都已經跑了,他們心裏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李綱在嗎?”趙桓突然說。
李綱此時心裏麵正琢磨著該怎樣勸說新皇帝全力抗金,沒想到趙桓卻突然叫到自己的名字,一下子沒緩過來。
“臣在!”李綱立馬站了出來。
李綱和史書上講的一樣,完全是一個文官,一副書生樣,不過如今穿越來的趙桓知道,李綱是一個實打實的實幹派,這一次的汴京城危機完全就是這個書生化解的。
“李綱聽命,即日起、朕封你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汴京城的防禦,朕隻有一個命令,人在城在,人亡城也不能破了。”這句話,趙桓一字一頓說出來的。
李綱當時就傻了,倒不是被嚇傻的,而是此事太過於震驚了,他原來還聽說太子也要一起逃跑的,心裏麵還正琢磨著該怎樣勸趙桓全力抗金呢!但是現在看來,自己是多慮了,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啊?
“臣遵旨!”因為激動加震驚,李綱回話時有些顫抖。
“傳朕口諭,在此次抗金行動中,凡立功者,一律封賞;若有人敢膽臨陣脫逃,當場誅殺,絕不留情!”賞罰分明。北宋當時國民生產總值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卻被一個小小的金朝打的潰不成軍,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朝廷官員腐敗嚴重。
一支毫無戰鬥力的軍隊,怎麼可能打勝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