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麵的赫然是他在燕大時認識的顧洪雅教授。

顧教授看見他卻沒有絲毫意外之色,隻是抿嘴笑道:“怎麼?看到我很出乎意料嗎?”

陸時羨露出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不意外,不意外!隻是沒想到這麼巧正好和您在這碰見了。”

他也很快就想清楚了,顧洪雅作為華國植物學會的副理事長,很有可能也是植物遺傳和基因組學專業委員會的委員之一。

而他能夠參與此次的盛會,說不定也跟她的推波助瀾有關係。

顧洪雅心裏跟明鏡似的,哪能不知道他的想法,意有所指道:“華國的學術圈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你以後會慢慢接觸到的。”

“先跟我去和張院士見一麵吧,他對你可好奇的很呢。”

根據之前老馬的提點,他自然知道這位張院士是誰,也久聞其大名。

張齊法院士一直致力於水稻基因組研究,研究方向涵蓋雜種優勢的遺傳機理、水稻功能基因組以及水稻生物信息學等等。

他之所以願意在植物遺傳領域發展,也有一部分他的影響在裏麵。

同時也是他過去可望而不可即的大牛級別人物,沒想到在今天能夠得到交談的機會。

很快,在一個包間裏,他見到了這位和藹可親的頂級學者。

“小陸,我可早就想和你見一麵了,現在看來果然是一表人才啊。”張院士向他伸出手,樂嗬嗬的說道。

陸時羨連忙走上前,用雙手握住他的右手:“您過譽了!我這點小成績哪能入得了您的眼。”

張齊法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說道:“你這可不是什麼小成績,不然我們為什麼請你過來做報告。”

“聽說你在UCD學習過一段時間?”

聽到這個問題,陸時羨愣了一下,不知道怎麼跳到了這個問題,但還是很快回答道:“是的,當時有幸在那裏交流學習過一年多的時間。”

張齊法聞言,笑著點頭道:“那就巧了,我就是在那裏讀的博士和博士後。”

“現在的學生都想去名校,願意去那裏讀書學習真東西的可不多。”

一番寒暄過後,兩人的關係頓時拉近不少。

張院士也終於說到了正題上,他用欣賞地目光說道:“你在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我看了,新物種的發現暫且不論,你們那種由三代測序技術衍生而來的基因編輯方法非常有價值。”

“它克服了二代測序技術所不能解決的雜合度高、重複度高、多倍體或是超大基因組,特別是植物基因組中存在的高雜合、高度重複序列以及複雜的多倍體。”

“你能在第三代測序技術剛出來不久,就找到它在基因重組上的運用方式,實現了高複雜度植物基因組的組裝,為所有從事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法,未來會極大地推動了各種動植物甚至是微生物地高質量複雜基因組的成功組裝,幫助我們更好的發現關鍵優異變異基因,同時在它們的群體動態曆史以及重要農藝性狀的分子基礎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