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來到永城,很快就來到了劉家,憑著那封信來投奔他們。

與幾年前相比,劉家如今已是永城裏小有名氣的有錢人家,接濟她們倆不過是小事一件。

劉家老太太看到她們與尚書大人七八分像的臉,一下就知道了她們是尚書大人之女,先是欣喜,又疑惑,怎的兩個女娃娃獨自來這永城。

阿楊聲淚俱下解釋了尚書家發生的一切。

老太太頓時眼淚就流了下來,當初劉家幾乎是連口吃的都沒了,都靠尚書大人接濟,如今劉家算是時來運轉,有了報恩的能力,怎的恩人卻隻剩兩個女娃娃。

劉家大太太見狀,忙把老太太扶進屋裏坐著,又招呼其他人將她們姐妹倆帶進屋去。

劉家家主劉海盛是老太太大兒子,便是他後來做了布匹生意,使得劉家有了今天。

他聽了姐妹倆得遭遇,知道母親自然是舍不得讓她們在外流浪,但雖說這是永城,收留她們卻仍有風險。

“兩位姑娘就放心住下吧,隻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大家就對外宣稱是我們瓦城來的親戚如何?”

劉海盛提議道。

“這是自然,我們姐妹兩在此謝過大家,日後我們姐妹兩休整好,便會離開,接下來,給大家添麻煩了。”

阿楊拉過阿歡站起來,對著劉家人行禮。

“怎的說這些話,當初你父親幫我劉家,現在你們姐妹兩就放心住著吧!”老太太說。

“好了,兩位姑娘趕路相比累了,我先帶去後院休息,晚上在一起吃個飯。”大太太一發話,就給她們安排了。

接著她們就被大太太帶到了後院一處屋子,一群丫鬟忙前忙後的收拾,暫且收拾出一間屋子,讓她們倆暫且住一起。

安排妥當,大太太又說了幾句客套話,便離開了,留她們姐妹兩在這屋子裏休息。

來到劉家,除了問好,阿歡沒再說過一句話。

她一進來就胸悶,一句話都不想說,她知道來寄人籬下,要嘴甜些,不能惹主人家不快,但她依然開不了口,像一塊巨石堵住胸口,喘不過氣。

阿楊感受到了阿歡的情緒,隻當他還在悲傷中,便摸了摸她的頭,安慰她。

兩人沒什麼行李,不過一會就收拾好了,坐在窗前等夜晚的到來,這是她們來到劉家的第一天,也是她們不得不接受的新生活。

夜晚,有人來請她們去膳廳吃飯,她們來到膳廳,裏麵已經坐了一大家子人,老太太坐在主位,衝她們招手。

她的左右兩邊分別坐著劉海盛與一位中年男子,阿楊想,應該是老太太的二兒子往下坐著其他婦人、公子、小姐,未開飯,一家人互相聊天嬉笑,讓她們姐妹兩羨慕,卻也不知所措。

丫鬟引著她們來到一位小姐旁的空位坐下,阿楊朝她點了點頭,那位小姐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等到了劉家的大少爺劉思青咋咋呼呼地進門,大家的話題都落到了他身上,這時才開始上菜。

劉思青一來便注意了阿楊與阿歡姐妹倆,歡快的與她們打招呼。

老太太正式給大家介紹姐妹兩,同時給姐妹兩介紹這一大家子人,阿歡聽著,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三房太太,大太太隻有一個兒子也就是大少爺劉思青,其他小妾倒是一大堆兒女,看樣子鬥沒這大少爺受寵。二兒子隻有一位妻子,兩個女兒,坐在她們旁邊的便是這大女兒劉思語。

劉思青長的俊俏,一雙含情眼看著阿楊,笑道:“這便是與我訂下娃娃親的阿楊妹妹嗎?”

阿楊想不到這劉家大少爺竟如此直接,一時臉便燒得通紅,低頭不語。

“大少爺可莫要逗我阿姐。”阿歡見狀,接過劉思口話。

大家笑起來。

老太太笑得最為開懷,“思青,你瞧瞧你,沒個正形。”

“思青,不要冒犯了阿楊姑娘。”大太太也笑著說。

“娃娃親確有此事,不過我們也不是強人所難的長輩,阿楊你可先與思青相處著,若是合適,再談嫁娶。”

老太太知道自己孫子這不著調的性子,平日裏就沒個定性,阿楊總歸是大戶人家出身,樣貌才華自是不錯,性格也好,若是能讓劉思青定性,不再出去胡鬧,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