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承(1 / 2)

大越朝,除了皇族,最有影響力的貴族便是木家。

木家本就是南朝開國功臣,傳至第六代的木則這裏,一直都在朝廷為重臣。

木則時任當朝戶部尚書,而其夫人也是太後的嫡長女,安長公主。木尚書不曾納妾,與安長公主可謂是當時的模範典型夫妻,恩愛不疑,兩人生有一女一子。我們的女主角木夕,是為其長女。

南朝皇帝當時生有十幾個孩子,太子為大皇子是為皇後所生,二皇子淑妃所生,五皇子也就是我們算是男主人公的楚雲川,其生母在當時隻是怡貴人。

還有幾位公主,其餘的皇子便不再多說,在爭奪皇位上主要是楚雲川的奮鬥史。

怡貴人家裏隻是六品官,入宮因一次被皇帝寵幸而懷有身孕,史書記載怡貴人最後被楚雲川封為聖賢德太後。在楚雲川這條登帝之路上,是離不開其母的。

怡貴人雖生下五皇子,因地位低微,在宮中依舊被各妃嬪冷淡甚至打壓,皇上當時最寵愛的還是淑妃娘娘和其二皇子,對待五皇子也就像其他皇子一樣給個嬤嬤教導,至於在宮中的處境,宮中那麼妃嬪,他哪一一管的了。

野史記載怡貴人當時心思縝密,她一直在宮裏小心翼翼,直到楚雲川四歲那年,長公主與木尚書生下了嫡女木夕。

當朝都知安長公主身為長公主也是最受太後喜愛的,而木尚書在朝中也是有權有勢,如若與長公主和木家搞好關係,那他們必將在宮中不再受人無視,雲川也會有大好前途。想著,怡貴人便開始頻繁去太後宮中,時常與帶木夕進宮的長公主見麵。

太後向來慈和心善,從木夕出生看到第一眼便喜歡上這個小姑娘,自然也要求長公主隔幾日便來宮中給她瞧瞧外孫女,隔一輩,是看誰都親。

那時怡貴人也常帶著楚雲川不請自來,太後不以身份看人,雖知道怡貴人的小心思,但隔輩親,看誰都親,便也經常把兩位母親拉到身邊敘話,

怡貴人慢慢的會弄清太後和長公主的喜好,在聊天時自然也按著兩人的喜好說話,她知道怎樣偽裝,因此並不覺得刻意顯露去和長公主搞好關係。

大皇子,二皇子皆已到了入學的年紀,楚雲川那時還小,因此有時間去太後宮中的。幾位大人聊天,楚雲川也不嫌無聊,就在旁邊逗弄著搖籃裏的木夕。

到了木夕三歲時,不知是何原因,朝中大臣力薦木尚書去鎮守江南地區,皇帝也就命木其為江南督撫,木尚書也就攜家帶口去往江南地區一駐守就是五年。

長公主自然是跟著木將軍的,而他們唯一的女兒,自然也隨父母一起前去。太後雖是心疼,但也知正事要緊。

木家去江南的五年時間裏,怡貴人還是向往常般帶著楚雲川隔幾日去陪太後聊天,宮中皇子公主要不去了太學,要不年齡太小也不喜歡在慈寧宮玩,太過沉悶。

宮中嬪妃見怡貴人開始巴結太後和長公主是眼紅,也曾試著去太後宮聊聊天,隻不過要不自己的孩子待不住,要不就是話題她們跟不插不上話。也便漸漸少去,雖內心還是嫉妒著怡嬪。

“想憑太後和長公主為她兒子鋪路?哼,太後對皇子公主都是一律平等的,就算就憑著喜歡幾分那小子,那太後也不能決定篡改太子吧?!”

“喲,妹妹可別亂說,我們太子可早就定了,可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誰再得寵,還能比得過皇後的勢力?”

“皇上雖偏愛淑妃和二皇子,但也非常看重各位皇子的勤奮天賦的,五皇子和怡嬪雖不受寵,但我聽說五皇子確實勤奮。”

“哎呀,怡貴人看來隻能憑借母貧子貴了,到時候五皇子要真有出息,被封個王什麼的…”

宮裏妃嬪每日無所事事,也就憋出來每日的八卦,無非就是談談各妃子誰受寵誰不受寵,看看哪位皇子最近是否的皇帝關注了,有沒有威脅到自己的兒子。

公主還好,也受得上個妃子的玩耍,皇子在她們眼裏必定是會互相威脅的。受寵的妃子談話中不免冒出嫉妒的酸氣,不受寵又無家勢的,經常會在談話中忽視,偶爾想起便幾句嘲諷嬉笑,或者唉聲歎氣顯露憐憫卻又是幸災樂禍。

宮中妃嬪的日常生活曆朝曆代的後宮皆是如此,太後知道,怡貴人也知,她就是被他們可憐中的以為,因此她有更遠的目的,去太後宮中雖說枯燥,但也有所收獲。

楚雲川也漸到了入太學的年齡,自小怡貴人便嚴格要求他勤奮學習,也委婉時不時給他說怎樣識別人心,真樣討好人,利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