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趙構迷茫的時候,有很多人也陷入了迷茫,他們也不知該如何去做。
河南相州湯陰縣,一位年輕人聽到開封陷落,宋朝滅亡,神州大地,金狗肆虐,又目睹宋朝百姓慘遭殺戮、奴役,悲憤不已,有心為國盡力,意欲從軍,又擔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
年輕人的母親,深明大義,絕不願意拖累兒子,而是積極勉勵兒子“從戎報國,為國殺賊”,還在兒子的後背上刻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訓示兒子以國為重,對待國家忠心耿耿。
年輕人牢記母親教誨,忍痛告別親人,投身抗金前線,奮勇殺敵。
年輕人的名字叫做——嶽飛。
開封淪陷時,種師道、鍾師中帶領著宋朝精銳——鍾家軍和金軍決戰,兩人兵少,隻有區區三千人,而金軍有十八萬,兩人都有死誌,誓與金軍血戰到底,與開封共存亡。
而鍾家軍的前鋒將軍卻阻止了種師道、鍾師中的求死行為,他率領鍾家軍護送著種師道、鍾師中從十八萬金軍鐵騎中突圍而出,且行且戰,一路向南。
離開開封城外後,他們又遇上了五千金軍。這時鍾家軍隻剩下三百人,人困馬乏、各帶戰傷,按照常理他們死定了,想跑都沒力氣。可是這位前鋒將軍竟然率軍主動出擊,以三百人的戰力再次突破重圍,在他們身後,五千金軍中倒地而死者將近六百人。
這就是宋朝精銳鍾家軍的戰力。
前鋒將軍護送著種師道、鍾師中到達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後,休養部隊。種師道、鍾師中、前鋒將軍邊休養軍隊,邊關注著局勢,默默的等待著自己用武之地的一天。
這位驍勇的前鋒將軍叫做——張俊。
在宋朝所有的勤王部隊中,有一支部隊很特殊。他們和鍾家軍一樣來自陝西,是宋朝用來對付西夏的,也是宋朝最精銳的部隊。他們的統兵大將也很特殊,皇帝的聖旨、樞密院的將令、上司的命令,他都是時聽時不聽,可是要命的是他每次都能準確無誤的判斷出什麼時候該聽話,什麼時候該不聽話。例如此次,他是奉命從陝西帶軍到開封勤王的,他聽話了;走到半路,朝廷命令是所有勤王軍隊返回駐地,不得到開封勤王。他思慮良久後,他又不聽話了。執意向開封行進。
手下的將領理解不了,向他問道:“為什麼要違抗軍令,前往開封前去送死?”(因為他們隻有一萬人,而包圍開封的卻有十八萬之多,孤軍救援開封,不是送死是什麼。)
統兵大將說:“首都開封被圍,現在最需要的是軍隊,多一支軍隊,就多一分力量。如果因為我們的前往,能讓危急中的陛下和朝廷多堅守一段時間,等到各地勤王軍到達,打敗金軍。我們救駕功勞就是最大的,好處也是最多的。”
可是這支部隊,沒有走到開封,開封就陷落了。他們駐紮了下來,在滑洲(今河南滑縣)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