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的故事,讓夏川想起酆都城中的那些先烈。
他們哪怕是在死後,也想繼續為大夏做一些事情。
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甚至在前世,也有無數英傑,追隨著先烈們的腳步一並前行。
有鎮守玉門關的將士,在明知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仍舊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有民間豪傑,不是行伍出身,但亦投身於保家衛國當中,雖死無悔;
有烈士陵園中的先烈,哪怕冒著靈體湮滅的下場,也想繼續為這片土地做些事情...
抗擊詭異的那些年,出現太多可歌可悲的事情了。
想起這些往事,就引起了夏川埋藏心底的痛楚。
漸漸地,他陷入到了沉默當中,茶飯不思。
有侍衛見狀,於心不忍道:“陛下,您都一天沒有用膳了,吃點東西吧?”
這番話,將夏川拉回現實,頓了頓,他向侍衛問出一個問題,
“你說,至今為止,唯有我華夏文明未曾斷絕,是因何故?”
這個問題,對於侍衛來講,實在是太大了。
他不知如何回答。
但是皇帝發問,他又不得不答。
思緒片刻後,隻好開口道:
“大概是,每當我華夏危亡之際,總會有些人,挺身而出吧?”
聞聲,夏川忽地眼前一亮,表示認可與讚同道:“你說的沒錯。”
“七國混戰時,我們的先祖,一統天下,方可致使如今大夏,不至於像西方列國那般四分五裂;”
“五胡亂華時,有人振臂一呼,誓死北伐;”
“再到近代,櫻花國入侵,是先烈為我們守住了土地...”
“他們的事跡,不能就此淹沒,需要有人知道。”
侍衛好奇道:“陛下,卑職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夏川笑道:“朕隻是忽然想到,要為那些先烈們,做點事情而已。”
“此事,無關乎利益,無關乎國家強盛,隻是,想為他們做點事情,僅此而已。”
隨後,他吩咐道:“宣禮部尚書李道行。”
大概過去半個小時左右。
夏川見到了李道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朕要祭祀。”
祭祀?
李道行深深作揖,問道:“陛下,您是打算要祭祀天地?”
其實,在泰山封禪時,也算是一種祭祀。
隻不過,旁人不知道的是,在泰山,夏川並未祭告天地。
而是祭祀人族曆來聖賢。
這是夏川心中所想,所以在封禪時,他看到了很多奇幻的場景。
“大夏乃至朕,都不需要天地庇佑。”
夏川簡短回應。
李道行又問道:“不祭祀天地...那是要祭祀列祖列宗?”
夏川又搖頭道:“祖宗在上,澤披九州,往年從不缺祭祀之事,這一次,就暫且不必了。”
李道行不解道:“既不祭祀天地,也不祭祀祖宗,莫非陛下是要祭祀我大夏先賢?”
夏川笑道:“朕這一次,也不祭祀先賢。”
那要祭祀什麼?
李道行十分不解。
夏川一字一句道:“朕要祭祀先烈,就在這京城當中。”
單獨祭祀為大夏犧牲的英雄們?
除了在當年結束百年動亂時,還從未發生過。
這些年來,無非都是祭奠罷了。
可祭祀,不同於祭奠啊!
李道行鄭重其事道:“陛下,臣明白了,臣這便去安排,不知陛下打算何時祭祀?”
夏川正色道:“越快越好,在京城中央處,建立一座豐碑,越高越好。”
李道行接到旨意後,便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去辦這件事。
在其離去後,夏川站在宣政殿門前,抬首觀天,心中想的是為大夏甘願奉獻生命的無數先烈,
“朕能夠為你們做的,就隻有這麼多了。”
“朕希望,你們可以親眼目睹,今日之大夏盛世。”
“朕更希望,你們可以看到,今人,是如何效仿你們,保衛這來之不易的盛世。”
“願你們在天之靈,護佑華夏,萬世不衰。”
餘下幾日,由於各地災難,依舊在頻繁發生,而且,鬼魅橫行之事愈發猖獗。
斬妖司任務變得繁重起來。
百忙之中,夏川請了幾位斬妖司的精英成員,請他們在宮中吃了一頓便飯。
之所以要喊他們前來,是因為有事囑咐。
前來的成員有:趙長空、軒轅靜姝、田蓁、陳恩澤、徐清風、江自流等一十二人。
他們幾乎是代表著斬妖司的最強戰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