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打破維度的自訴(1 / 2)

當你開車走在路上,路沒有盡頭,你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無論是前方還是後麵,都是無盡的黑暗,陰冷的天空,苦苦擠壓你的額頭,呼嘯的曠風,無情的嘲笑你。陪伴你的,隻有這台破麵包車,白色的,隻有一個車燈還能用,幾乎馬上成為廢品,在車子的收音機裏,嗚啦嗚啦的播放著老歌,你覺得歌很熟悉,但是卻說不出歌曲的名字。

這就是小說的開始。

主人公沒有名字,讀者不會在意,作者也就懶得起。

無論什麼時候名字都隻是名字,過深的解讀,實在沒有必要,卡夫卡的K先生,其實是他自己,或者是自己的一部分延伸,如同樹幹舒展自己的經脈,隻是當作者處在故事中的時候,又是誰決定了故事的走向?曹雪芹也寫下了原應歎息,結局開始就已經注定,為命運埋下了伏筆。

凡人的悲歡又可曾取悅眾神?為此,主人公沒有名字。

主角的過去和未來,都沒有被寫出,他為何會開著輛破麵包車走在這裏,在這寬闊又筆直的大道?答案是沒有緣故,隻是需要將他放置在這樣的環境中。

太陽已經落下去很久,但沒有久到,新一輪的,粉紅色手指的黎明誕生,月亮變得羞澀,星星和雲在躲迷藏。

場景的開始,就是一片黑暗,隻有一個燈亮著的麵包車,行駛在路上,車裏有一個人。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倒黴蛋,眼前明明是直路,他卻迷失了方向。

關於他的一生,甚至拿不出任何動人的故事。不過好在,我們知道他是男人,這是確定的事。

男人有的時候很困難,這並不涉及性別歧視,大多數時候,男人都在負責養家糊口,作為頂梁柱,這是生來的重擔,既給他們自信,又使他們卑微。

大多數人都是庸庸碌碌的活著,毫無價值的死去,大多數的人沒有自己,看不到別人,是隨波逐流的葉子,被風吹散的蘆葦,最終的結局,是如同糞便被抽水馬桶一顆顆衝進海裏。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對自己命運的迷霧無法看清,明明知道應該努力,最後卻妥協於安樂。

我們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懦弱,他無能,沒有主見,在他頭頂上,已經有了一大塊空地,禿頭的人聰明,隻是誤會,他並不聰明,也不愚笨。

關於他的家庭生活,事關別人的隱私,我不願意多講,我又不是八卦記者,對著別人的情感生活橫加指責,但為了故事的完整,可是設定他為,結了婚,有一個孩子,在外麵,裝作有錢人的樣子,包養了個小情人,女大學生,純粹是為了新鮮感,不算多漂亮,畢竟他的財力有限,太漂亮的,他負擔不起。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道德過於完美的人,很難被作為故事的主角,故事的主角,是需要他有一些小瑕疵的,需要有一定的成長空間,也需要在一定情況下的非理性,如此故事才有曲折,他需要和普通人有一定距離,但距離不能太遠,他經曆苦難,需要得到讀者的認同,如此才會讓人關心他之後的命運。

雖然這麼說,這篇小說卻脫離了故事性,大部分都是無聊的囈語,主角的命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逃不出那片黑色迷霧。

所以,也請看下去吧!

女人的容貌,本身就是一種財富,男人和女人,通過婚姻和愛情,彼此做著買賣,大多是時候都沒有等價交換,總有一方付得太多。

愛情,隻有蠢人會沉浸其中,愛我們幻想的影子,被自己感動,也因得不到相應回報,又被傷痛。愛情隻是人們的想象,和無盡的自我,是男與女的相互角逐,隻是沒有勝者。多少愛情是愛情本來的樣子,又有多少摻雜了太多俗世欲望的負載?所謂純粹的理想戀愛觀,想要拋棄欲望,更重視心靈的交融,mind fuck,不過我們知道,若是沒有真的把那根操進去,就不算完整。

愛與性都很簡單,婚姻,卻很繁瑣。人生的複雜意義,不是為了另一個人存在,雖然孤獨會時不時敲響你的大門。

很多人會覺得,在這個世界,這次的生命,會有一個完全契合你的人,補充你生命的缺失。可是丘比特他拿的不是弓箭,是加特林,你愛的太多,失去的太多,所以沒有那個命中注定的唯一,那是對自己的欺騙和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