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臘文明(1 / 3)

希臘文明-文明簡介希臘文明是一個失落的文明。它的消逝已去我們生活的時代兩千餘年。但創造者以其特出的理性和智慧建構起來

希臘文明遺址的巍峨宏闊的文化大廈,至今仍令世人驚歎不已。希臘文明誕生於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域。與起源於大河流域盡享水土之利的民族相比,這裏的自然條件可謂惡劣。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希臘人硬是憑著超凡的智慧和毅力,開辟出一個理想的生存空間,將荒山野嶺改造成果木飄香的綠園;使暴虐無常的海域變成了縱橫千裏、貫通八方、儀態萬千、美不勝收的平川。而且就是這個空間,曾構成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中心,結出了人類文明史上豐碩的果實。

這裏曾形成了古代世界堪稱發達的外向型經濟。半島雖不宜農耕,卻適種果木,盛產葡萄、橄欖和無花果。葡萄可釀萄萄酒,橄欖可製橄欖油,而葡萄酒和橄欖油絕大部分用來出口。這裏也有自己的資源優勢,但需要聰明的主人去開發利用。在相似的條件下,並非所有的民族都能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但希臘人做到了,他們用陶土生產了上乘的陶器,將石頭製成了優質的建築、雕塑材料,運銷海

希臘文明藝術畫外。至古典時代,這種外向型經濟達於繁榮。比雷埃夫斯港是這時地中海世界著名的國際商港,同時是環地中海區的商品集散中心,帆檣林立,熙來攘往,不同膚色、語言、國籍的客商雲集於此,南腔北調,意趣盎然,構成了一幅生動活躍的經濟圖景。在這裏,購買外國商品是極容易的事情,正如《劍橋古代史》所說: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穀物和幹魚,品嚐腓尼基的椰棗和西西裏的幹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鋪,枕迦太基的枕頭。”這裏曾是一個國家政體形式的百花園。聰明睿智的希臘人幾乎創設了當代政治學研究的一切形式:僭主製、寡頭製、貴族製、共和製、民主製、君主製等等,一時宛如百花競放,爭奇鬥豔,異彩紛呈。在這個百花園中,曾有這樣一種政體吸引著人們的興趣:每個公民都有選舉和被選舉權,官位輪流充任,一年一選,且大多任期一屆,極少連任。這裏不采用代表製,不存在使命製,更容不得世襲製,一切都依公民的意誌為轉移。這是一種真正的、直接的民主,在曆史的發展中,它演化為一種精神。

希臘文明-發祥地雕塑《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希臘文明發祥於克裏特———一座相傳位於“世界中央”的小島。在這裏,未來的雅典國王提修斯曾闖入迷宮斬下米諾斯牛恐怖的頭顱,成為希臘人崇拜的英雄。20世紀初這座迷宮被奇跡般的發掘出來,爆出舉世震驚的新聞,現在當人們麵對塵封了幾千年的王宮廢墟,讚賞精美絕倫的壁畫和細致獨特的器物時,不禁感歎克裏特應該就是希臘文化的濫觴之地。

然而曆史的無情卻把克裏特的輝煌一掃而光。野蠻代替了文明,剽悍的民風、無窮的征戰、流淌的鮮血和掙紮的死亡,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且確實出現了英雄的時代,他們灼人的功績呼喚後人敬仰。於是盲詩人荷馬重新點燃了希臘文化的火種,劃破漫長的黑夜,他力著《伊裏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熱情謳歌萬能的神靈與喋血的勇士,不管是神聖的雅典娜、波塞冬,還是凡間的阿基琉斯、赫克托,不管是希臘人還是特洛伊人,不管是勝者還是敗將,凡有英雄氣概之士均被這位令人尊敬的詩人弘揚。後起的品達是一位僅次於荷馬的詩人,他才華橫溢,雄心勃勃。他把詩歌看作是傳播自身價值的工具,他曾莊嚴地向世界宣告:“我要用火焰般的詩歌點燃這座親愛的城市,讓它熊熊地燃燒。讓我的語希臘文明言,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比奔馳中的駿馬,安裝了翅膀的航輪行進得還要迅速。”品達的詩氣勢蓬勃,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希臘純樸的古風時代是希臘人不斷向海外輸出移民的時代,他們的殖民地遍布西歐、南歐、北非、小亞細亞和黑海沿岸,從馬薩裏亞到拜占庭,從波提地亞到西諾普,就像從希臘本土這個樹幹上延伸出來的無數根須,饑渴地吮吸著周圍土壤的文化養料。埃及的宗教,波斯的哲學,腓尼基的文字,巴比倫的天文和“野蠻民族”的藝術,數不清的遠古文明和幾千年的文化成果都迅速通過這些根係傳播到伯羅奔尼撒起伏的丘陵,傳播到阿提卡豐收的果園,傳播到比阿提亞貧瘠的山嶺。希臘人無比幸運,他們如萬人嗬護的寵兒,被諸多遠古文明緊緊擁抱,享受東方文明給他們留下的恩澤。

希臘文明-宗教文化矗立著一座壯偉的聖殿。聖殿的主人不僅是那個時代而且是整個人類曆史上的文化巨人,這些巨人大多在

希臘文明幾個專業或領域建有輝煌業績,甚至開人類曆史之先河。在哲學王國裏,大師們注重師門的光大與傳承,紛紛設壇講學,建宗立派。從米利都派的誕生到犬儒派的衰落,唯物唯心,無神有神,摩肩接踵,興亡交替。而從蘇格拉底,經柏拉圖、到亞裏斯多德,名師才高八鬥,高徒學富五車,更形成一道萬世觸目的風景。在文學園地裏,希臘神話尤為引人注目。它們如同熟透了的棗子,密集,飽滿,伸手可及,垂手可得。它們被編成詩歌、寓言、故事、戲劇,被琢為雕塑,繪成瓶畫,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希臘神話根植於豐富多采的社會現實,所以諸神的形象具有鮮明的人性化特征,生動豐滿,多姿多彩。在這裏,史詩居於重要地位。《荷馬史詩》具有重大的文學價值,又蘊含著大量的史學信息,考古學家正是依據這些信史取得了世紀初期驚天動地的考古發現。戲劇是古典時代文學園地的瑰寶。希臘的劇作家都是傑出的文學巨匠,他們將神話故事和社會現實巧妙地編織在一起,以嚴肅的、嬉笑的、真實的、虛構的、歌頌的、批判的、讚揚的、諷刺的方式或手法表現和展示劇本的情節和過程。希臘的史學在那個時代取得了舉世無雙的成就。在希臘神話中,克麗奧女神是司曆史之神。人們認為,古典曆史學家如希羅多德、修昔底得都是克麗奧女神的使者。他們沒有辜負女神的意願,以自己的如椽之筆製作了《曆史》、《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等煌煌巨著,給我們留下那個時代地中海世界生產、生活、戰爭、和平等富於動感的場景。這是一個唯美主義的民族。愛琴海的美景無時無處不在激勵人們去追求、創造、展揚美。而在萬古流芳的維納斯雕像誕生後,美從此有了自己的象征和化身。繼維納斯誕生以後,藝術家們又創造了一座男性雕像——《望樓的阿波羅》。這一雕像的誕生所引發的震撼力絲毫不亞於維納斯的誕生,人們無不認為,它不僅是古希臘史而且是整個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在阿波羅誕生之前,希臘人已經擁有了梅隆的擲鐵餅者,坡裏徹利的持矛者等難以計數的稀世珍品。正是這些珍品,裝點創造了古希臘城市一道獨特的景觀。

文明果如湯因比所言都有自己的生命因而難逃衰亡的劫數嗎?當曆史的時序進入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開始顯露沒落的跡象。愛琴兩強雅典與斯巴達各組織同盟,企圖席卷天下,並吞八荒。而結果卻兩敗俱傷,元氣盡失。與此同時,北方的馬其頓崛起了,它以強悍的馬隊裹挾著無敵的方陣呼嘯而至。所到之處,無堅不摧,使紛爭的希臘彈指間塵埃落定,歸於一統。繼之而起的亞曆山大帝國雖曾使文明在晚景中得到短暫的中興,但終不過是曆史的匆匆過客。亞曆山大遠征歸來不久,他的部將便“三家分晉”,將帝國昔日的輝煌急不可耐地送進了墳墓。而此時,在巴爾幹隔海相望的亞平寧半島上,已經響徹著羅馬軍團鼓噪而進的喊殺聲。“分晉”的三家雖也續接了文明的香火,但終因大勢已去,無力回天。羅馬軍團所向披靡的挺進奏響了希臘文明的挽歌,終至繁華落盡,彙入曆史的長河。文明在展揚了自己的輝煌後終於失落了,她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更留下了無盡的痛惜與哀思!

希臘文明-曆史

雅典娜雕像古希臘文明的興起,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裏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曆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誌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