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捷報!陛下!楚將軍接連拿下金國的越城和洛城兩座城池,活捉了金國的太女,金國現已退兵並向我國投降了!楚將軍已帶著金國的使者在回來的路上了。”身披銀甲的將士止不住喜悅,快速邁進家內稟報。

“好好!”龍椅上身著龍袍的女皇不由誇讚,“楚將軍不愧是我熙國百年難得一見少年戰神,賞!朕一定要好好的嘉賞他。鄧海,擬旨,朕要封楚予安作護國大將軍!”

“不可,萬萬不可啊,陛下!”這時一名青衣老者走到殿中央向女皇行禮後說道。“羅愛卿對聯的旨意有何不滿?”女皇表麵上雲淡風輕,但在看向站在殿中央的羅丞相時眼中閃過一抹暗光。“老臣不敢。隻是這楚將軍雖有赫赫之功,但其乃是鄉野出身,且為男子、據其戰功確實應該予以嘉獎,但是老臣認為下將其封為護國大將軍,這大有不妥,讓一個男子居於武將之首,這恐會寒了眾將領之心。所以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臣等附議。\"殿中不少文臣武將走出來表示支持。

“哦,“女皇挑了挑眉,看向了站在武將前列的一位還未表態的女將身上,“商老將軍也是這樣想的嗎?”

隻見,商將軍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說道:“回稟陛下,老臣認為陛下的封賞十分合理。戰場之上不分男女,隻看實力。楚將軍以一己之力扭轉了荊州的戰局,現如今,又拿下敵人兩座城池,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以楚將軍的實力足以擔任大將軍之位,且我朝原就有劉誌以男兒身為將的先例,現又有右相之子洛以謙以男兒身位居右禦史之職。至於那些寒了心的將領,“商將軍不由皺了皺眉,目露嫌棄,“我們武將向來光明磊落,隻看功績和實力,那些人不過是一群沒有膽子上戰場隻會背後嚼舌根子的廢物罷了,陛下不必在意。”

聽到這,朝堂之上那些走出來的武將有些羞愧難當低頭不語,有些麵色難看,但礙於商老將軍的威嚴也不敢言語。武將雖不敢,但文臣則沒有太多的感覺,當場回道:“商老將軍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竟願讓一個男子站在自己頭上。”

“那也比不得某些人隻會要要嘴皮子功夫,一上戰場便被嚇得哭爹喊娘。”“你.……”

朝堂上頓時嘈雜起來,朝臣們分為兩派開始爭吵起來。

“夠了,都給朕停下來!”女皇看著眼前亂糟糟的景象,頭疼地揉了揉額角,嗬斥道,“朝堂之上,看你們一個個的像什麼樣子。“陛下息怒。“殿中瞬間安靜下來,群臣低頭不敢言語。

女皇疲憊地捏了捏額角,看向站在一旁不曾言語的沈君瑜:“懷瑾,朕看你在這聽了半天了,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好的見解?”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集在站在殿前的太女殿下身上。

沈君瑜上前一步,說道:“回稟母皇,兒臣認為各位大臣都言之有理,楚將軍當前根基尚淺,與朝中各位將士也不甚熟悉,封其為護國大將軍確實難以服眾。且楚將軍初來皇都,其對皇都的事務也不是很了解。故不如先將楚將軍封為衛將軍,執掌皇都的軍衛。等其熟悉了皇都事務和各軍軍務,在升職也不遲。”

“哦。”女皇的指尖敲了敲扶手,似在思考,過了一會,轉頭看向殿中的其他人,問:“諸位愛卿覺得太女的提議如何?”

“臣認為太女殿下的提議很合理。”“老臣也同意如此。”“臣也認為太女言之有理。”……

“如此,那便按照太女的提議辦。眾愛卿如無事在報,那便退朝吧。太女留下。”隨著告退的聲音響起,殿中的人逐漸都退了出去,隻留下了女皇、沈君瑜和一些侍從。

“懷瑾可知聯把你留下所為何事?”女皇理了理自己明黃的衣袖,淡淡開口問道。

鬼知道為什麼,反正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沈君瑜在心中吐槽道,心情就如明明下班同事都走了,就你被老板留下來聽一些廢話一樣煩綠和鬱悶,但臉上確是一貫的雲淡風輕,帶著恭敬和敬仰。在這個朝代生活的十八個年間,別的不說,單單演戲這一項技能,沈君瑜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她甚至覺得自己如有機會回到現代,拿個影後感覺還是綽綽有餘的。

回到當前,沈君瑜恭敬地拱手行禮,低垂著眉眼,回道:“兒臣愚鈍。還請母皇明示。”

女皇勾了勾後角,“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有關迎接楚將軍來皇都的相關事宜,朕交給了承璽去辦。你八妹第一次辦這種事,朕怕她出一些亂子,你這個當皇姐的多關照她一下,別讓楚將軍的歡迎宴出了什麼亂子。”

“還請母皇放心,兒臣會全力協助八皇妹辦好此事。”沈君瑜應道。

女皇似欣慰地笑了笑,眼神卻別有深意,“手足之間應是要互相扶持,如此,那你便退下吧。”

“兒臣告退。”

沈君瑜拱手微微屈身行禮告退,微垂的眼簾擋住了她眼中的嘲諷,為了給自己寵愛的女兒鋪路,還特意來警告自己一番,母皇還真是煞費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