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法駕(2 / 2)

以及治書侍禦史、侍禦史、蘭台令史也皆騎馬。

再然後是朝中各部衙官員,各位國夫人、公侯勳貴、王子公主,各領軍將佐,以及侍衛禦林軍。有的乘犢車或軺車、安車,有的騎馬。

車隊綿延不絕,聲勢無比浩大。

這規格是天子法架,專供祭祀之用。若是天子大駕出行,則有屬車八十一乘,比這還要壯觀不少。

都城禁軍怕不出動了大半,隻見車駕兩側綿延不絕都是左右護軍、驍騎軍、虎賁軍、強弩軍、遊擊軍、金吾衛等各色甲胄的精銳之師。

隻可惜羽林軍受自己牽連,今夜無法隨駕而來。

薛策看著出神,耳聽得百姓口裏忽地歡呼起來。初時隻有幾人聲嘶力竭大吼,逐漸彙聚成整齊劃一的號子。

這口號隻有兩個字,卻足以驚天動地,震得滿街花燈柳梢瑟瑟發抖。

“萬歲!萬歲……”

薛策自嘲一笑:“大哥呀大哥,你到底何苦?”

隻是他的聲音太過渺小,在排山倒海的聲浪之中,太也微不足道,沒有任何人曾聽見。

如果有心人稍微留意,就會發現車隊中少了幾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比如說太子陸行,十三公主陸芷,內廷總管趙太監。以及南朝臨川王蕭士卿、胡夏太子赫連璝。

但薛策一者離得較遠,二者自有心事,根本沒有注意到。

白象車已經快走到永橋,而宣陽門內的車駕還沒有完全出來。這許多的人馬入夜後先在華林園集結,一直等到戌時正才趕到閶闔門等待梁王陛下。待女王車駕從內廷出來,整個隊伍終於浩蕩向南,一直往城外的圜丘去祭月。

雖然沒有靜街,也沒有驅趕百姓,但還是順利地通過銅駝街,順利往城南緩緩移動著。

女王陛下自信洛陽百姓的覺悟與秩序,百姓也沒有丟了大梁國的臉麵,共同促成了注定要載入史冊的一場盛典。

內城外城東西十餘裏處處燈火,但此刻隻有銅駝街上的氣氛最鼎盛。

無論是酒樓裏歡歌飲宴的賓客,還是庭院裏團圓賞月的親眷,亦或市集上的商旅遊人,聽到這山呼海嘯的萬歲之聲,必然都會知曉,皇嘉十六年中秋節祭月典禮,不久之後就將如期舉行。

雖然這個節前有種種不和諧的聲音,也發生過幾場騷亂,但大梁人依舊對朝廷滿懷信心,知道一切的一切終將重歸平和。

車隊駛過的地方,有許多百姓興高采烈跟從而走,大家都被這場麵震撼,誰不想有機會親眼看看在圜丘的大典!

所以,剛才涇渭分明,隻有中間流淌著車馬的街道,隨著大隊過處,重新歸於混沌,緩緩地將“冰河”的裂痕重新填滿了。

月亮今夜按理說應該是主角,但這會兒偏有幾朵輕雲跑來湊熱鬧,把個銀盆似的太陰隨意遮遮掩掩。

地上的人仰望時,是否能有誰想象:那是嫦娥仙子披著絲帶在飛翔,俯瞰世間繁華與落寞,悲憫眾人那短暫虛無的快活。